首次发表于1953年的《伦敦晚报》(London Eveng News)

收录于《天空的另一面》

火星人让新泽西房价大跌后的最初几十年[1],长相亲切的外星人就变得稀少了,可能最著名的例子应该是《地球停转之日》[2]中的克拉图。不过今天,友善得甚至让人想去抱一抱的外星人已经被视为理所应当,这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E.T.》。外星人究竟长什么样呢?

当然,与那些看上去亲切的外星人相比,凶神恶煞、怀有敌意的外星人能让故事变得更紧张刺激。而且,有人指出,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最不愿遇到的事物”排行榜实际上反映了那个年代人们内心的偏执妄想,特别是美国人。如今人们已经得偿所愿,温和的停火协议取代了冷战,当我们仰望天空的时候,内心的恐惧感可能会更少。

因为我们已经见过了达斯·维达,他就是我们。

灯再次亮起的时候,最后一颗原子弹的余波似乎仍在回**。很长一段时间内,所有人都一动不动。然后,助理制片人天真地说:“好吧,R.B.,你觉得这片子怎么样?”

R.B.从座位上站了起来,他的助手们则想看看情况再说。这时候他们发现R. B.的雪茄灭了。为什么会这样?《乱世佳人》[3]试映会上都没发生这种情况!

“孩子们,”他非常激动地说,“这片子真了不起!你刚刚说拍它花了多少钱,麦克?”

“六百五十万,R.B.。”

“物有所值了。我跟你说,如果它的总票房没有超过《暴君焚城录》,我就一寸一寸地把胶片吃掉。”他转过身朝放映室后面仍然蜷缩在座位中的一个矮小的男人走去,对于他这种体形的人来说,他的动作已经非常迅速了。“振作起来,乔!地球得救了!所有的太空大片你都看过,这一部跟之前的相比怎么样呢?”

乔显出一副非常努力的样子。

“没有可比性。”他说,“它有《怪形》的悬疑感,但没有看到结尾处‘怪物就是人’的失落感。唯一能跟它相提并论的作品就是《世界大战》[4]。那部电影中的一些特效能比得上我们这部了,不过当然乔治·帕尔[5]没有3D技术。这一点影响很大!金门大桥倒塌的时候,我感觉桥墩马上要撞到我了!”

“我最喜欢的部分是,”宣传部的托尼·奥尔巴赫插话说,“帝国大厦从中间裂成两半的场景。不过,帝国大厦的老板不会告我们吧?”

“当然不会了。没人会觉得任何建筑能够抵得住——剧本怎么叫它们来着?——‘城市破坏者’炸弹的袭击吧。而且,我们毕竟也把纽约其他地方夷为平地了。啊,就是那场荷兰隧道的戏,隧道顶都塌了!下次我得让摩天轮倒掉!”

“没错,那场戏拍得不错,可能拍得有点太好了。不过真正吸引我的是那些太空来的怪物。怪物动画简直完美。你是怎么做到的,麦克?”

“商业机密。”制片人骄傲地说,“不过我还是会给你透露一些。里面很多东西都是实物。”

“什么!”

“哦,别误会!我们没有去天狼星B取景。不过加州理工的人发明了一种微距摄像机,我们用这种摄像机去拍蜘蛛的动作。然后我们把最棒的一些镜头剪了进来,我想你很难分辨出哪个是微距镜头、哪个是实际大小的片场镜头。现在你就明白为什么我在剧本一开始的设定中,就希望外星人是昆虫而非章鱼了。”

“我们利用这一点能找出一个很好的宣传角度。”托尼说,“不过我还是担心一件事。关于怪物劫持葛洛丽亚的那场戏。你觉得审查……我是说我们拍摄的方式,看起来就像……”

“哦,别担心了!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