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人们登陆水星是1969年的事,之后已经有半辈子没再去了。无论如何,水星不像月球那么有用——也许将来有一天会有用。那里没有半滴水。当然,当初在月球上——应该说是月球内——发现有水,大家也很意外……
“有件事不像登陆水星那么风光,但是非常重要,就是我曾经在月球上建造所谓的‘阿利斯塔克骡子列车’。”
“骡子列车?”
“嗯。在大型的赤道发射器建造之前,他们没办法把开采出来的冰块直接发射到轨道上,而必须将冰块由矿坑口运到雨海太空站。意思就是说,必须开辟一条横越熔岩平原的道路,途中还要跨越一些深谷。这条所谓的‘冰路’只有三百公里长,却花了几条人命的代价才完成……
“所谓‘骡子’事实上是一种八轮大拖车,每个轮子都巨大无比,而且是采用独立的悬吊系统。它最多可拖十几辆拖车,每辆可载一百公吨的冰。由于都利用夜间运送,因此不必将货物盖起来。”
“我曾经随车好几次,一趟约需六小时(我们没想要打破速度纪录)。抵达目的地之后,将冰块卸入大型的加压槽里,等候太阳上升。待融化之后,即可替宇宙飞船加水。
“当然,冰路目前还在,但现在只有观光客在走。假如他们聪明的话,应该在晚上坐车,就像我们以前一样。那是一派如真似幻的景象:整个地球吊在头顶上,非常明亮,几乎不必开车灯。虽然我们可以随时与朋友通话,但通常都把无线电关掉,只留自动通报信号报平安。在那美妙的空灵世界里,大家都不愿意被打扰。不过,我们知道好景总不会持久,要看要趁早。
“目前他们正在沿月球赤道建造‘兆伏夸克碎裂机’,雨海和澄海地区已经建筑物林立,失去原来的空旷景致。还好,我和阿姆斯特朗、奥尔德林等人都曾经目睹它的原始面貌;以后如果你在澄海基地的邮局可以买到印有‘真希望你也在此’的明信片时,那也就差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