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大运河之冰(1 / 3)

除了天空一片漆黑之外,这张照片几乎可以在地球北极或南极的任何地点拍得出来。伸展至天边波涛起伏的冰海,一点也看不出那是地球外的景色,只有照片前端五个穿着航天服的身影,才透露出这是一个外星世界的场景。

即使到现在,神秘兮兮的中国人都还没有发布钱学森号舰上人员的名单,只知道这群闯入欧罗巴这个冰封世界的五个神秘客分别是首席科学家、指挥官、领航员、第一工程师和第二工程师。而且说来讽刺——弗洛伊德心里一直嘀咕——地球上每个人早在一个钟头前就看到这张历史性的照片了,而近在咫尺的列昂诺夫号则必须由地球方面转播过来,因为钱学森号传送信号的电波波束非常狭窄,在太空中无法截收到——列昂诺夫号只能收到其追踪信号,因为它是均匀地向四面八方发射。然而,仍有大半的时间甚至连追踪信号也收不到,比如当欧罗巴由于自转将宇宙飞船带到背面时,或是整颗卫星被木星巨大的身影遮住时。目前中国宇宙飞船的消息都要经过地球方面转播才收得到,而且数量非常稀少。

经过初步探勘之后,钱学森号已经降落在欧罗巴的一处岩石岛上——欧罗巴表面几乎全被冰层覆盖,露出冰层的岩石不多。由于没有气候变化的影响,整颗星球表面的冰非常平坦,没有什么奇形怪状的地方;也没有飘动的雪能一层层地堆积成缓慢移动的山丘。陨石偶尔会落在没有大气的欧罗巴上,但从来没有一片雪花。塑造它表面形状的,一个是无处不在的万有引力,所有的高低不平都被往内拉,最后变成均匀的水平面;另一个是其他卫星沿各自轨道在欧罗巴附近穿梭而引发的地震。木星的质量虽然巨大无比,但距离太远,影响倒是很小。远古时期,木星产生的“潮汐力”便已完成任务,使得欧罗巴被永远锁定,以其一面永远面向它巨大的主人。

所有这些现象早就被多次探测予以证实,包括20世纪70年代的“旅行者号”近距离探测任务、80年代的“伽利略号”探勘计划,以及90年代的“开普勒”登陆行动。不过,那些中国人短短的几小时之内在欧罗巴所获得的知识,已经超过以往历次任务的总和。这些知识——很遗憾——他们将据为己有,但有些人则否认他们有权这么做。

更大的反对声浪——越来越汹涌——是反对他们霸占欧罗巴。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一个国家对另一颗星球主张所有权,于是全地球的媒体开始讨论这种行为的合法性。中国人则长篇大论地指出,他们并未签署2002年的联合国太空协议,因此不受该协议的约束。不过此举并未能平息众怒。

一时之间,欧罗巴成了全太阳系的新闻焦点,而身在现场(其实距离现场少说也有好几百万公里)的人成了争相访问的对象。

“我是弗洛伊德,目前在飞往木星的列昂诺夫号上。你们可以想象,目前大家瞩目的焦点就是欧罗巴。

“就在此时此刻,我正在用舰上最强大的望远镜观察它。在目前的放大倍率下,它看起来是地球上所见月亮的十倍大,这景象真的很诡异。

“它的表面是均匀的粉红色,混杂一些褐色的小块,布满着许多细线交织而成的绵密网络。事实上,看起来很像医学课本上静脉和动脉交织的图案。

“这些细线有的有几百公里,甚至几千公里长,看起来像极了帕西瓦尔·罗威尔与20世纪初某些天文学家声称在火星上看到的沟渠——当然,那是他们的错觉。

“但是欧罗巴上的沟渠可不是错觉,当然也不是人工开凿而成的。而且,那里面真的有水——至少是冰。事实上,整颗卫星几乎完全被平均五十公里厚的冰所覆盖。

“由于它距离太阳非常遥远,欧罗巴的表面温度非常低——约在冰点以下一百五十摄氏度。因此也许有人会说,它唯一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