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生活小妙招,比如这期教的就是怎么编中国结,以及怎么在缝扣子的时候打一个完美的结,还有………………
还有一个专栏,叫爸爸妈妈我想对你说,都是孩子们对父母的心里话,有的孩子觉得父母控制欲太强,希望父母可以试着尊重他们自己的想法,有的孩子觉得父母忙于工作,对他们关心不够,希望父母可以抽空多陪陪他们。
哎呦,不知道击中了多少孩子的心声。
哎呀,这本杂志实在是太好了,就像是有一个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朋友,带领孩子们,走进了全新的世界。
还可以投稿,让自己的文字印在上面,被所有小朋友看到呢,真是太好啦。
第二天,新华书店挤满了买杂志的孩子们。
不到三天,已经脱销了。
尤其是那些给杂志提供了小文章的孩子们,更是主动向亲戚好友推荐,成了最热情的宣传员。
出版社的销售部门专门开了个探讨会,紧急加印五千册。
他们来找姚栀栀商量出资比例,姚栀栀直接拿出准备好的合同。
从这次加印开始,出资比例为出版社一半,她跟姚桃桃一半。
至于为什么她们两个加起来才一半,当然是怕后面销售量上来之后,出不起这个本钱了,两人各出四分之一的话,压力会小一点。
销售部门没有意见,赶紧找来懂法的人把合同过一遍,签了字,立马加印。
最终又加印了三次,连周边公社和农村的小学也都发来了订单,卖了足足三万册。
姚栀栀算钱的时候都乐坏了,光是分给她的利润就有七百块!
这段时间的汗水终于结出了香甜的果实,真好。
不过,她也要提醒会计那边,该把小孩子们的稿费结算一下了,这个都算在成本里面了,不需要从她的分成里扣。
她去了一趟会计部,没看到人,回来便叮嘱实习编辑小蒋,有空过去传个话。
小蒋是正经的文学院毕业生,今年21,小家碧玉的长相,性格内向,比较闷,不爱说话,从姚栀栀第一次提出创刊的设想开始,每次都坚定地支持姚栀栀。
就连其他人反对的栏目,小蒋也会默默地举手支持她。
所以姚栀栀对她印象挺好的。
半个小时后,小蒋过来敲门,小声道:“姚主任,小朋友们的稿费我已经跟会计部说了,负责排版的小宋会帮忙跟进的,她跟会计关系很好,两家是邻居。”
“好的,谢了小蒋。”姚栀栀笑着看了看手表,下班了。
回到家,发现八仙桌上摆着两枚红蛋,一问才知道,姚檬檬生了个女儿,这次刘家没有抢着报户口,嫌弃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