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被洛家的小姐洛裳一眼相中,买回府里做了丫鬟。”
这一点和今日廖虞在集市上套出的线索基本吻合,现在关于玲珑的来由基本可以肯定,洛裳当年为何会一眼看中这个身份有些低贱的小丫头,成了这件事中的关键点。
关山继续说:“玲珑三岁的时候,被家中的父亲以十两银子的价钱卖给了当年红极一时的福禄喜班子,福禄喜班子的班主当年便是凭借着一口好的口/技扬名内外。当年的玲珑便是拜师在这位老班主的门下成了一个学艺的小学徒。”
廖虞问:“这样的时间持续了多久?”
关山想了想,“十年。”
十年,按照瓦舍的李娘子所说,若是想要学习一门口/技,至少需要十年的磨砺,玲珑在福禄喜班子里面一待就是十年,时间上算是可以吻合了。
只不过就是不知道之后到底发生了什么,才会让一个可以靠技艺谋生的人,选择入了洛家成为了一个奴婢。
关山知道廖虞在揣测什么,他直接说:“当年洛家老祖六十大寿特意从昌安的许多个戏班子里面挑选了几个小有名气的参加祝寿,福禄喜班子因为卓越的口/技被聘去了洛家,当时玲珑便是以班主的得意弟子表演了几个重要的节目。”
廖虞心中不自觉的产生了一个怀疑,她下意识的问:“洛裳是什么时候和王爷定下的亲事?”
关山冷不丁被廖虞这样一问,竟有些短板,说不出话来,倒是一旁的允晟,接下了话头。
“洛裳从小并不是养在昌安洛家的,而是与我定亲之后,这才从老家来了这里。”
“什么时候?”
允晟回答:“前几年。”
这样一来时间就对不上了,玲珑先是被洛家买了进来,而后才有允晟和洛裳订婚。这样看当初玲珑被买进府中应该还有别的隐情。
廖虞自言自语,“会是什么原因让洛裳买下一个已经成年的丫头呢?”
关山突然插了一句,“我觉得是思乡之情,根据王爷所说,洛裳一直是生活在老家,据我所知,洛裳和玲珑的祖籍都是杨怀,那里地处南方与我们昌安有截然不同的生活习惯,唱出来的曲子也温婉流畅。根据推测,当年洛家老祖举办六十大寿的时候,作为嫡孙女的洛裳一定会从杨怀赶到昌安,这样一来几月以上都不能回到熟悉的家乡,任凭是谁都会产生思乡之情,若是这时候有人突然唱了儿时听见的歌谣,一定会产生浓厚的共情。”
廖虞又有些疑问,“可是玲珑为什么会知道洛裳的事情,难道她进洛家起初有什么企图吗?”
这些陈年旧事像是一团乱麻一样,理不清道不明的。
允晟皱着眉说:“洛家和福禄喜班子相比会有那些不同。”
廖虞和关山一边想一边回答:“日后要走的路应该是截然不同的。”
作为一个大家族的丫鬟,要是有幸被小姐看上,日后就算是差的也能配个管家或是掌柜的,与在戏班子里相比,这条路的确看上去更像是一条捷径。
廖虞突然问了一句,“玲珑被买进洛家的时候应该已经有十三岁了,这样的年纪的女孩在这个世界里已经可以谈论婚事了,作为班主的徒弟,这件事应该由班主操持,不知道当年可有什么这方面的信息?”
关山一想,随即猛然一惊,“我调查的时候发现,福禄喜班子当年在洛家演出之前,班子里的人都传说班主想要将玲珑收为义女,嫁给班子里的一个鳏夫做填房。”
一面是还能选择的未来,一面是看到尽头的人生,若是廖虞深处在玲珑的位置,她应该也会选择放手一搏。
廖虞松了口气,“看来玲珑的动机我们算是查清楚了。接下来就要查看下玲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