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虞有些难以相信。
“国子监旁边的那间铺子才是他们家最大的铺子,楼宇不仅宏伟高耸,而且还货品齐全。”
廖虞实在是有些难以想象,一间文房铺子竟然可以做的这样客似云来。
“那我们为什么不去那里?”她有些奇怪。
“国子监旁边的那家店铺只供应太学生平日采买所用,还有就是进贡的笔墨所用。”
原来是不向昌安百姓对外销售。
难怪他们第一选择竟然是眼前的这件铺子。
两人说话间,已经有墨红轩的伙计赶出来迎接。“十二王爷大驾光临,可有什么想要用的吗?”小伙子殷勤的寒暄着。
“叫你们管事的出来。”允祀看都没看小伙计一眼,自顾自的说。
廖虞眼见气氛有些尴尬,赶忙从旁打起圆场。
“这位小哥,还请劳烦找一下你们家的掌柜,大理寺调查命案,有些事情想要问一问。”
小伙计的眼睛在满面喜气的廖虞身上转了转,随即笑着说:“两位里面请,我这就去找掌柜的。”
两人坐下不久,茶还没喝上一口,就看见一个穿灰蓝色长褂,一脸书卷气的男人,快步走了上来。
走到两人跟前,那人还不忘用袖子擦了擦额角渗出的汗液。
“小人胡参,不知十二王爷到来,有失礼数,还请王爷莫要怪罪。”他说着话,深深的鞠了一躬。
允祀见惯了这种场面,自然觉得无所谓,可廖虞这只“狐狸”却是有些坐不住。
“胡掌柜莫要客气,我们就是来问件事。”
胡参抬起头,朝廖虞看去。
“大人请讲,小人定当知无不言。”
廖虞拿出怀中的信笺递了过去。“胡掌柜帮忙看看,这张梅花纹的宣纸,可是出自你们家?”
胡参接过来仔细的查看了一番。“的确是我们墨红轩的东西。”
“店里的这种宣纸,花纹都是取自每年的红梅提色,纸也和别人家的不同,所以很好辨认。”
既然找到来源,后面的也就好查问了。廖虞心中想着,嘴上便开口问道:“胡掌柜可以帮我们查查昌安城中都有谁家曾买过这种宣纸吗?”
胡参点了点头,虽有些欲言又止,可还是照着廖虞的话,去取了账本回来。
他将账本递到两人中间的茶桌上。“每年昌安各大官户家从我们墨红轩定制这款纸张的便有二百三十一户人家,富商也有四十九户人家。再加上外省定制的官员与富户,就今年为止,已经售卖出去一千多家了。”
廖虞和允祀听着这庞大的数字,顿时泄了气。
这么多户人家,若是要一一查起,怕是到了明年这个时候也定然查不完,更别说短期内想要侦破这桩命案。
既然这里行不通,看来还需要从别的地方下手。
廖虞找到了方向,便也不在这里多加逗留。
她起身,客气了几句。“多谢胡掌柜,您可帮了大理寺一个大忙。”
胡参赶忙回礼。“帮到大人就好,若是大人日后还有用的上小人的尽管吩咐。”说着他那双眼睛不由自主的瞟了一眼一旁的允祀。
廖虞看在眼里,却并不点破。
“那我就先走了。”说着她行礼揪着允祀朝外走去。
一上马车,廖虞顿时笑开了花。
允祀不解,忙问道:“师傅你怎么了?”
廖虞边笑边说:“今日,我也算是做了一把狐狸,回想起那胡掌柜毕恭毕敬的样子,我就打心底里觉得好笑。”
允祀想不出廖虞话中的意思,只能一个劲的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