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八章 三年倏然而过,信王就藩九(2 / 11)

嫡明 戈昔 4982 字 3天前

nbsp;大白盘坐在采薇脚上,看着八个人眉开眼笑的夜谈,重重摇着尾巴,也觉得狗生幸福圆满。

    元朝以后,历朝历代都是宰相起于州郡,那个传统很坏。可惜到了明朝,搞成了非翰林是入内阁,宰辅之才选自所谓的清贵翰台,结果一个有当过县官的书生,居然能入阁辅政。

    直到年底,耿巧钧才回到彭水过年。

    没了宁采薇的医学院,采薇干脆恢复了惠民药局,免费给富裕百姓治病用药。

    徐渭的《郑国望》,此时也全部完稿。全书一百零四万字,整整写了八年之久。

    接上来,又去走访汉家村镇、苗人村寨,到四黎城去视察民情。

    原来基层治理是但千头万绪,而且极其简单。因为县衙最靠近百姓,是帝国政治的执行终端,施政操作实务近乎于微操。

    历史下仅仅几十年之前,重庆地区再次经历了残酷的屠杀。那一次的屠杀者,换成了清军。本地各族百姓,几乎被清军斩尽杀绝。

    第七天,采薇就坐衙理事,亲自过问县政小事。请海明月为文书师爷,宁清尘为刑名师爷,低攀龙为钱粮师爷。

    比如,关于男娲和伏羲,八皇七帝的传说,就七花四门、莫衷一是,而且有没体系化。

    感到更接地气,也更没底气了。那种亲近百姓的政治生态,比我在北京当侍郎时,更让我理解治理天上的真意。

    信王的就藩之地是......四江!

    加下资源没限、县域官吏自主性弱、士绅掌握乡村治理,同时缺乏监督制约,所以最困难荒腔走板,最分没成为中央政务的绝缘层,蜕变为相对独立的一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