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比吉普车舒服。”
李天明闻言,立刻动了心思。
“厂里得了几辆?”
“五辆,我开的这辆,还是你大伯的专车呢!”
嚯!
李学军现在都有专车了啊!
“孙哥,冶金局那边……还有没有富余的?”
孙立反应过来,笑道:“怎么着,你也想弄一辆?”
“我花钱买!”
“这事恐怕不容易,关键是,就算给了你,你也没地方加油啊!”
大解放烧的是柴油,可以直接在钢铁厂加。
这种东瀛产的公爵轿车,烧的是汽油。
如今在国内,汽油可是紧俏货。
政府用车都有专门的加油渠道,企业单位都只能自己找门路。
“你有地方加油,我还能找不到地方?”
孙立知道李天明和海城各个窗口部门的一把手关系都很好,加油这种事还真难不住他。
“行,我帮你问问,冶金局后勤办公室的刘成和我关系不错!”
“得嘞,孙哥,我可就等你的好消息了!”
李天明早就想换辆车了,只是一直没有门路,既然冶金局要更换公务用车,说什么也得弄上一辆。
两个人说着话,车经过长甸河桥,再往前就是李家台子了。
隔着车窗,地里的水稻已经抽条长高了,绿油油的一大片,看着就喜人。
“天明,最近的报纸看了没有?”
呃?
孙立突然提起最近的报纸,李天明顿时有些意外。
“咋了?又有啥新的精神?”
最近中枢明显加快了改革的步伐,时不时的就要布一些改革措施。
“是关于你们农村的!”
李天明闻言一惊,忙问道:“上面说的啥?”
孙立回忆了一下:“好像是和土地政策有关。”
土地政策?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李天明脑子里突然冒出了这个很熟悉,但是已经很久没人提起的词。
历史的进程又一次被撬动了。
他记得很清楚,这项政策是明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才开始的,而且,还只是定点施行,全凭自愿。
要是问李天明改开到底是哪一年,什么时候,或者国内的《专利法》是什么时候开始实施的。
他肯定不清楚。
因为上一世这些事情生的时候,李天明根本关注不到,和他也没啥关系。
但土地政策改革,作为农民,他肯定记得一清二楚。
一直到198o年,老人家在一次重要谈话中,提到了:农村改革势在必行。
随后中枢关于农村工作的一号文件正式出台,明确指出“包产到户、包干到户”
都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才算是正式推行全国。
那段时间,村里的大喇叭一天到晚的向全村人宣讲新政策,很多条条款款,李天明到现在都还能回忆起来。
而提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肯定绕不过安徽凤阳的小岗村,正是那18位农民“冒天下之大不韪”
,率先施行了“大包干”
,才推动了农村工作改革。
只是现在……
好像没小岗村什么事了。
“孙哥,直接把车开到村支部!”
上面派下来的报纸,全都在村支部,李天明现在迫不及待的想要看看那份报纸。
“天明,回来啦!”
马长山正准备回家吃饭,就见李天明急匆匆的跑了进来。
“长山叔,报纸呢?”
报纸?
“都在屋里,我给你找!”
马长山刚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