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爷俩说说话,回吧!”
众人小声议论着散去了,李学庆和李天明一起跟着进了院。
李学中的媳妇儿现在屋门口,一脸局促的看着第一次见面的老公公。
“爸,这是我媳妇儿,您孙子在屋里呢!”
得知李学中结了婚,连孩子都有了,李楷更加激动。
他在大西北的这些年,心里最惦记的就是李学中,经常掰着手指头算他的岁数。
李学中因为小儿麻痹瘸了一条腿,要是娶不上个媳妇儿,他这一支可就要断了。
“好,好,好啊!”
说着李楷快步进了屋,急不可待的想要看孙子。
可刚进屋就愣住了,柜子上摆着三老太爷的遗像和灵位。
“学中,你爷……”
“爸,我爷……年初没了!”
李楷其实心里要有预感,只是依旧不能接受,顾不得炕上的孙子,几步到了三老太爷的灵位前跪倒在地。
“爸,儿子……不孝啊……”
唉……
李天明看着,心里也不住的叹息。
18年,物是人非。
三老太爷临终前虽然没说,但强撑着不肯闭眼,显然是在惦记着不知道是死是活的二爷爷。
李学庆想去劝,被李天明给拦住了。
这时候,不让李楷哭个痛快,容易憋出病来。
过了好半晌,李楷才止住了哭声。
“学中,你爷的后事……”
李学中忙道:“爸,我爷的后事办得风光,您放心!”
李楷神色黯然的点了点头。
“二叔,回来就好,这下三爷在那边也能安心了。”
这时候,李楷的几个兄弟,侄子也都到了,亲人见面,又流了一回眼泪。
李楷也渐渐的放开了,问起了村里的一些事。
“二叔,别说是您离家这么多年,就是在村里住着的,我有时候都觉得恍惚。”
李楷此刻也真切的感受到了,不说别的,单看李学中的新房子,放在以前,他连想都不敢想。
“学庆,这家你当的好!”
李学庆连连摆手:“二叔,我可不敢贪功,咱们李家台子如今当家的是天明。”
李楷诧异的看向李天明。
众人七嘴八舌的将李天明这些年带着村里人办养殖场,种果树,创办工厂的事说了一遍。
“爸,你看这个电风扇,就是咱们村的厂子做的。”
李楷刚才就瞧见了,心里还在琢磨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
没想到他离家时的小娃娃,如今居然有这么大的能耐。
“不愧是六哥的孙子,天明,你爷……”
“没了十多年了!”
李楷闻言,不禁出了一声叹息。
离家十八年,同辈人怕是还活着的不多了。
“爸,您吃面!”
李学中的媳妇儿端着一碗面走了进来,这叫做顺面,是必须得吃的。
李楷看了一眼,抬起的手又放下了。
“咋是纯白面的,还做这么多,盛出一小碗来,意思意思就行了,剩下的给孩子吃。”
李学中忙把筷子塞进李楷的手里。
“爸,您就吃吧,咱们村现在富裕了,大米白面可劲儿造。”
这么说有些夸张,李家台子的粮食虽然够吃,但平时还是以粗粮为主。
李楷看着那碗面。
“日子是和以前不一样了啊!”
当初为什么要争那座山,还不就是因为饿得。
地里长不出粮食,人们只能去山上寻吃食。
为了活命,一个镇的乡党不惜大打出手,还闹出了人命。
要是那时候能有粮食,何至于如此。
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