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顾问,孙嘉璐负责着养殖场,杜萍也成了果木园的技术员,李爱华和黄丽英在村小学当老师。
好像只有他无所事事,每天不是带人清理猪圈,就是冲洗鸡舍。
他的专业知识完全没有用武之地。
不行,看起来得找个机会和李天明聊聊,他也想为村里做贡献,不然……
怎么对得起人家这份恩情。
“老郄,要不咱们也去镇上转转,添置点儿年货。”
李爱华的提议,立刻得到了其他人的支持。
收拾好,把还闷在屋子里的吴月华拉了出来,几个老头儿老太太结伴去了大柳镇。
不光是他们,这会儿家家户户都在往大柳镇赶。
分红的日子,那些做小生意的也纷纷冒了出来。
要是在城里,秤杆子都得撅折了,可是在乡下,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乡里乡亲的,都是为了活着,谁愿意把事给做绝了。
到了镇上,李家台子的社员们,出手就是买买买。
辛苦了一年,这时候不花钱,还等什么呢。
看着李家台子的人各种显摆,其他村的社员,一个个就像是掉进了醋缸,那滋味儿,别提多难受了。
张丽梅的馄饨摊子前,此刻坐着的都是李家台子来镇上赶集的人。
有钱,吃得起!
“大叔,您是李家台子的?”
“是啊?”
“咋没看见你们村的李天明?”
听张丽梅提起李天明,老汉立刻来了精神。
“姑娘,你认得天明?”
“我们是初中同学。”
“哦,天明媳妇儿怀着孕呢,这天寒地冻的,肯定在家陪着媳妇儿呢。”
接着老汉便打开了话匣子,把李天明好一顿夸,其他人也纷纷附和。
李天明的好些事,张丽梅也都听说了。
可当人们提及李天明是如何疼媳妇的时候,张丽梅的心里不禁生出了异样。
去年也是这个日子,李天明带着还没过门的宋晓雨来镇上赶集。
当时,张丽梅还曾见过,白白净净,漂漂亮亮的一个姑娘。
没想到,一年没见,两人非但结了婚,还有了孩子。
那姑娘……
日子一定过得很舒心吧!
再想想自己,刚结婚不到一年丈夫就死了,留下一个痴傻的儿子。
往后的日子,张丽梅只是想想,都觉得浑身没了力气。
众人还在说着李天明的好,却没注意到张丽梅心不在焉的,根本没留心听。
还有一个多礼拜就要过年了,所有人都为了一年当中最重要的日子,忙活了起来。
往年不到大年三十,家家户户都不敢走油,生怕被人给闻见。
今年不一样,口袋比去年更充裕了,根本不用担心提前亮了家底,招人眼红。
从腊月二十三祭灶这天开始,空气中便始终飘荡着一股子油腻腻的味道。
炸鱼、炸丸子、炸酥肉……
看着围着灶台不停跑来跑去的孩子,听着那自内心欢快的笑。
人们突然感觉,gc主义,或许真的不远了。
一转眼的工夫,祭过祖,就到了大年三十。
李天明睡得正香,被一阵敲门声惊醒。
“哥,哥,放炮了,快起来放炮了。”
哎呦……
起身挑开窗帘,外面还黑漆漆的,不时有火光闪现,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响不绝于耳。
“几点了?”
宋晓雨也醒了,拉开灯,看了眼桌子上的大座钟。
四点整!
这一家家的,都是拼啥呢!
“你再躺会儿!”
“不了,还得做早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