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珠子。别特么大喜的日子添堵。”
叶念午:“您老放心吧!都有预案,再说院外就有消防车。”
接下来兰办大院里鞭炮声开始热闹起来!天空中也亮起了绚烂多彩的烟花。
贝勒爷:“把兰芳总制府外边儿的信号接过来,我看看!”
技术人员早就把信号调试完成,就等着贝勒爷观看呢!
很快,大厅的彩色电视上就出现了画面。
只见千里之外的总制府外,花车巡游的人群几乎挤满了街道。
人头攒动间让出一片不大的空地。舞狮、舞龙开始表演,龙进人退。表演场地慢慢增加,观看的人群也自然的放慢了脚步!
身穿明黄色夹克的留守锦衣卫显得格外醒目。他们一边大声呵斥着维持秩序,一边开始给人群中的老人孩子派红包。
场面热闹而和谐,这种活动已经持续十几年时间了。大家已经习以为常,并不会引起拥挤争抢。
一声声总制大人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心想事成!的祝福响彻总制府周边。
也响彻在兰办的大会议厅里!
这时候叶大秘开始安排人轮番上前给贝勒爷拜年。
这场景虽然每年都有,可贝勒爷还是高兴!
贝勒爷:“赏~!”
这一声赏,透着喜庆、透着豪横。
茶几上的红包刚降到一尺厚,就有人一摞摞的往上添加。
最后一个人领完红包,看茶几上还剩不少。
贝勒爷吩咐道:“念午,咱们兰办外边儿那几条街肯定有不少炮竹皮子、烟花盒子。
早起打扫卫生的环卫工人也挺辛苦的!远的我不管,挨着这几条街你派人把这些红包发一下!”
叶念午:“好的!我派专人送过去,在他们出现在街面上的第一时间就能感受到您的这一份关心。”
贝勒爷:“行了!您们接着玩儿吧!我去休息!
大夫说,我这个年纪的老人不能熬夜,生活饮食都得有规律!
这特么不是花钱请一帮祖宗管着老子吗!和着都怕老子不长寿!真是服了!”
泡了药浴后,贝勒爷进入了隔音效果良好的卧室。躺在紫檀千工拔步床上,耳边伴着隐隐约约的鞭炮声进入了梦乡。
第二天早上,吃完早点!
贝勒爷正在看着一本《资治通鉴》,书没什么特别,不是古籍善本。
就是留白处,那批注的字体让人眼前一亮。
豪迈、苍凉、委婉、激越,风雨雷电、水流花开、天地肝胆、大泽龙蛇。
显现出书者的博大心胸、纯美意境。
仿佛能体会到那人手中长锋狼毫笔,在尺幅间、时空中,留下了人间正道、男儿意气、云水襟怀和审美理想。
此人书法有“二王”之秀逸,孙过庭之俊美,张旭之狂韵,怀素之放肆,苏黄之雄厚。
已经脱去樊笼自成一家了!
贝勒爷嘴里念念叨叨,手上比比划划。
时间不长,他就已经不满足于用手比划。于是高声把叶念午叫了进来。
“准备笔墨纸砚,爷要练字。”
叶大秘一通忙活,乾隆朝的“滴水”,雍正朝的“墨池”,康熙朝的“笔洗”。羊脂白玉的镇纸、田黄石的印章。一样一样摆在画案上!
零碎准备好!就要上正菜文房四宝了!
这刀是什么刀?金丝大环刀!
错了!改回来。
这笔是什么笔?七紫三毫的湖笔!
墨是上好的松烟墨、砚是滴水洞的极品端砚、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