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仁宗郭皇后【127】(1 / 4)

见父子两个说完话,张茂则才上前道:“官家,工部尚书宋祁求见。”

宋祁这个时候来求见,难不成是工部的火器改革有了重大进步?

“快把人请进来。”宋绾的语气中带着几分迫不及待,赵暄眼睛也亮了起来,宋老师和爹爹都是资善堂的格物课老师,在宋老师的课堂上,赵暄认识了一个不一样的世界,除了范大人的课之外,他最喜欢的就是宋老师的格物课。

“宋老师!”看着一身官袍、风流肆意的宋祁走进殿内,赵暄立马从椅子上跳了下来,跑到宋祁面前喊了一声,伸出小胳膊就要搀着他。

宋祁失笑不已,他今年才将近而立之年,不是老的走不动了,用不着别人如此照顾,不过太子殿下的举动还是让他的心口熨烫不已,他顺其自然将手搭在赵暄不算健壮的胳膊上:“劳烦太子殿下了。”

“瞧着你们师生感情深厚啊。”宋绾在边上看着,笑着调侃了一句。

“是太子殿下肖官家,聪慧懂事。”

“好了,你我君臣在私底下就不必如此拘谨,快说说你今日来是有何事?”

宋祁得官家看重,但他不骄不躁,火器营事务繁忙,如今正值研发的紧要关头,他身为负责人更是繁忙的很,若非有事,非必要不会来福宁殿求见宋绾。

宋祁言毕也不再废话,他从怀中掏出一摞纸:“淮南路一雕刻工名为毕昇,改进了雕版印刷,他用胶泥做成了活字,火烤进行定型后,刷墨水于其上,便可以覆盖纸张进行大规模的印刷。”

“目前经初步预估,活字印刷的效率是原来雕版印刷的五倍之多。”

说到这,宋祁的脸色不由郑重,神情中难掩对毕昇的赞赏。

他先前坚持万般唯有读书高的理念,但是官家和圣人让他知道匠人的贡献或许比读书人更多,职业应当不存在高低贵贱之分,枉他读了这么多年的圣贤书,这个道理都现在才懂,真是羞惭至极。

宋绾轻拍了下脑袋,怎么就把北宋的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这么重要的事给忘了。

远在杭州的毕昇竟然跑到了洛阳,看来是她颁布的“工匠版求贤令”起了很大的作用。

要知道虽然毕昇发明了泥活字印刷术,但是却并未在宋朝得到广泛应用,宋人更习惯于使用雕版印刷。

“当真如此神奇?”宋绾配合的做出惊诧的表情:“正好范卿主张精贡举,朕打算在各地扩大官学的规模,活字印刷若真是效率如此之高,于官学是大有益处。”

打了瞌睡就送枕头,今天早朝还在吵扩大官学劳民伤财,财政本就吃紧,台鉴和宰执都不同意朝廷将大笔钱财都投入官学当中。

就连范仲淹隐隐都不站在宋绾这边,他提出精贡举,旨在让诸路官学将经义之学作为教授的主要内容,科举取士先策论后诗赋,为了选拔出实干的官员,而非只会吟诗作赋、空谈误国的蠹虫。

教以经济之业,取以经济之才。

宋绾却认为教育乃是根本,扩大官学,是为了让更多的平民百姓可以将家中子女送去学校读书,读书才能明智。

宋绾带着赵暄跟在宋祁后头去工部见证活字印刷术的神奇。

“官家稍等。”

宋绾要见毕昇,宋祁马上着手去安排。

不多时,他便带着一位穿着粗布衣裳的男子走进殿内。

“草民毕昇拜见官家。”男子见到宋绾便伏地跪拜,他的眼神躲闪,身上却带着一股子利落,远远的还能闻到一股墨香。

“快起来吧。”若不是怕吓着他,宋绾都想直接冲过去把人给扶起来,这位可是技术型人才。

毕昇将目光投向宋祁,得到这位大人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