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仁宗郭皇后【117】(4 / 5)

一担心的是大宋不肯或是五万两银换不到五千坛酒。

宋婠摇了摇头:“酿酒耗费粮食,这蒸馏酒我们自己国内都缺,每年的产量也就在三千坛,没道理留着粮食不吃全部拿去酿酒。”

刘六符一愣,不过这也符合他的语气,早在陛下说拿五万两银换五千坛酒的时候,他就觉得荒唐,要知道一盅蒸馏酒在中京卖到了千金的价格,陛下不是纯纯在敲诈勒索吗?

再者,正如这大宋陛下所言,酿酒极其耗费粮食,普通酒尚且如此,若是要酿出比普通酒烈上几倍的蒸馏酒,耗费的粮食肯定更多。

“大宋陛下,这……我朝实在是想要那蒸馏酒,只是数量可以减少些。”

宋婠状似为难,他给了一个眼神给李迪几人,大宋的官员也纷纷跳出来指责辽国使团狮子大开口。

“这样吧,五万两银最多给你一千坛,若是加上那十万匹绢一起,我们一共可以给你三千坛酒。”

“这……”刘六符按住欲要答应下来的耶律仁先,“大宋陛下,还容我们考虑考虑。”

“好的,那我们就等使者的消息。”

以三千坛酒换取五万两银以及十万匹绢,对大宋来说是最合算不过的买卖。辽国以为的蒸馏酒酿制困难,不过是宋婠为了饥饿营销放出的消息罢了,物以稀为贵,若非如此,怎能诓的住辽国人。

反正宋人不太喜欢过于烈的蒸馏酒,他们更青睐酒香醇厚味甘甜的葡萄酒和米酒,蒸馏酒在大宋卖的没有辽国好,主打一个挣的就是辽国这个冤大头的钱。

下朝过后,范仲淹几人聚在明堂和宋婠谈论辽国是否会接受这个条件,众人都觉得有七成的概率会同意。

宋婠眼珠子一转,瞬间一个主意又冒了出来,她叫住富弼,“富爱卿,你这几日带着鸿胪寺的官员去洛阳城里多逛逛。”

她朝富弼眨眨眼示意:“辽国冬天苦寒,想来使者应该会对御寒之物十分感兴趣。”

富弼是个人精,一点就通,他拱了拱手,君臣两个,脸上露出如出一辙的奸诈笑容。

等到富弼带着人在洛阳城好吃好喝的玩了几天之后,刘六符号谈判的条件就变成了,以五万两银,三万匹绢换一千五百坛蒸馏酒,剩余的七万匹绢换成两万件棉服。

另外辽国额外拿出三万两银子购买六万件棉服,四万两银购买十万件羊毛衣。

普通棉服在洛阳的市场价是一百文一件,其他城市均价在六十~七十文一件,辽国买的棉服量大,这个价格也不算是很离谱。

还好前几年大宋一直在开荒种植棉花,再加上工部对纺纱机的改良,吃下这一单对大宋来说毫不费力。

只是宋朝养羊量不大,十万件羊毛衣原材料就不是十分的够。

不过辽国养羊啊,羊毛出在羊身上。

所以宋婠就提出了在辽国办厂的想法,大宋这边以技术入股,辽国出人出场地,出原材料,卖的收益四六分,大宋这边四,辽国六。

宋婠这边一说,刘六符的心瞬间就动了,在辽国人眼中,羊毛是无用之物,但羊毛制成的保暖衣物却能卖到一件五六十文钱的高价,对辽国来说简直是一本万利的生意。

大宋这边更不必说,朝廷只出技术,其他什么都不用做,每年就能躺着拿到四成的收益。

更隐秘一点的,若这些毛衣厂真的办成,逐水而生的契丹人开始安定下来放牧,也算是潜移默化的移除他们身上的凶性。

双方都觉得自己得了好处,很快就这个协议达成一致。

为表示诚意,耶律宗真不仅放开了早些年关闭的榷场,更是在辽宋边境多处新增榷场,同时适量的放开了马匹交易。

<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