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能过好一个冬天。”
赵祯顿住了,他的婠婠果真有赤子之心。
他握住宋婠的双手,激动不已,“若真的推广开来,必定能大大减少冻伤人数。”
宋朝虽不似辽金地区寒冷,但是每每冬天,冻死者十之又三,这是何等恐怖的数字,等到明后期小冰河时期,这个数字更加夸张,此时宋朝虽然情况好上许多,但是因为御寒手段少,百姓饱受饥寒之苦。
更不必说冻死之后,尸体来不及处理还会爆发瘟疫。
宋婠其实想的更多的是棉花,棉花在北宋时已在两广、福建、交趾地区种植,但用棉花代替丝绸衣物并未普及。
而且两广、福建等地在宋人眼里是未经开发的荒野之地,交趾曾为外族统治,对宋廷心有不满,并不服从宋廷的管辖,不久之后便会叛乱,是以朝廷和民间都未曾发现这种作物的重要性。
棉纺织业的兴盛还要等一百多年后,南宋时期黄道婆从黎族带回来棉纺织技术。
赵祯激动了一会儿,想起自己好不容易忙里偷闲来大相国寺见一见亲亲皇后,还未温存一番,安慰自己多日不见的相思之情,却又给自己找了一份差事,顿时就有些不郁。
瞧着宋婠温馨的寝室,桌边炉子上茶水咕噜噜的响着,冒出一股热腾腾的气雾来,边上还烤着一堆板栗,糯甜的香气扑鼻。
书桌上摊开一卷书,桌角的白瓷瓶里插了一束今早刚摘下来的腊梅,幽香阵阵。
一看就知道婠婠的小日子过的悠闲自在极了。
想比自己整日待在宫中忙着批改一摞又摞的折子,天天听着范仲淹絮叨,还要独守空房,日子过的苦哈哈,真的好羡慕。
“婠婠,若是我们还能再换一次就好了。”赵祯突然感慨道。
宋婠回头看他,床上的人已经进入梦乡,一看就知道先前是睡的迷糊的时候说的。
她笑了笑,既然赵祯这么要求了,她肯定是要满足对方的。
肚子里揣了个娃,干什么都不方便,想吃都不行,连出个门都要被赵祯派来的禁军阻拦,她早就烦透了。
现在有人主动要替她分担,何乐不为?
希望明早起来,赵祯不会哭。
寒风呼啸,相国寺的鸡都嫌弃天气寒冷推迟打鸣的时间。
等赵祯从温暖的被窝中睁开眼,天色已经亮了许多,他的第一反应是今日定然赶不回去参加朝会,第二反应:范仲淹又会追着他骂。
他抬手摸了摸身侧,只摸到一片冰凉,婠婠怎么起的这般早?
他心里想着,唤人进来伺候洗漱,却听见自己喉咙里发出的娇软清甜的女音。
走到铜镜前,看到那一张熟悉的,却不属于他的脸,赵祯一愣,果然,又换了,这大相国寺当真有许多神异之处。
一回生二回熟,知道有法子可以换回来,他心里就不着急了。
“圣人,你怎么穿着单衣就起身了?着凉了怎么办?”清音端着一杯牛乳走进来,便看见赵祯伫立在铜镜前,忙拉着她回到床榻上,又拿着衣物过来给她穿上。
“圣人,您肚子里怀着小皇子,不要如此莽撞了。”
知道清音是皇后的婢女,赵祯摸了摸鼻子,没敢反驳,心里却想,这丫头真的是被皇后惯的胆子大了,回头定要叫婠婠好好说说她。
“官家已经回宫了?”
“嗯,天还未亮便坐上了回宫的马车,刚好能赶上朝会。”清音脸上浮起笑容,“官家待娘娘可真好,抽空只为见圣人一面,便亲自跑了这么远的路。”
赵祯得意,那是自然,婠婠可是他心尖尖上的人。
“看来官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