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繁华弹指春明梦 五(2 / 3)

汉末小人物 张有孚 2123 字 3天前

礼物探病。说算了,连本带利都不要就算买你家地。随手拿出买卖契约,签下契约撕毁借据权当两清。

签下契约瞬间一身轻松,你说哪找这么好的人去?大户的恩情谢一万遍都不够。大户晃动地契说你先别急着谢我,耕地是我的,房子是我的,你家祖坟都是我的,咱们坐下来好好唠一唠这个地租怎么算。

看清楚了没,蒋老汉家变成佃户了!

分租制度下,佃农上缴比例通常是收获量的一半,其中粗糠可不算。就是说连粗糠在内总收获150石,要缴纳75石粮食当做地租。佃农的户籍还在官府手里,除了给地主缴地租,政府的赋税一样不能少交。

前面算过一户年收成也就100石粮食,刨除地租田税留下种子仅余12石粮食,连粗糠都算上总共剩下62石口粮,全家吃半年多一点就见底。

12石粮食刚好八千钱,我不买衣服光屁股不怕看,锅碗瓢盆能对付用就成,八千大字儿换成粗糠,吃一年还有富裕哩。

可是蒋老汉却哭了,别忘了还没缴各种税,现在你告诉我三十税一多不多?当然4石粮食依旧不多,刍藁呢?口算呢?田赋附加呢?还有房屋和坟地的租金没算!

这还是好年景,佃户不借贷依旧没法生存,不用几年债务就像天文数字一般。还不敢躺平偷懒,一旦发现偷懒,明年宁可土地放荒都不给你种。现在连逃荒都不成了,被抓住全家都要成为大户的奴隶。

奴隶上上奴籍,属于贱民,后代永远都是奴隶。蒋老汉不介意成为奴隶,但是不想儿子孙子也是奴隶。日子横竖好不起来,世代做佃户也认了,能活下去就成。

你这样想大户不愿意,不能总欠钱还不还,万事总得有个头吧?要不这样,大户提出折中方案,我每天揍你一回权当利息,打残废连本金都不用还,咱们从头开始。

看着你一家老小吓的瑟瑟发抖,大户爽朗大笑,我这人喜欢闹着玩,本乡本土打断骨头还连着筋,怎么可能无故打人?紧接着大户开始分析,你家的困难不在我身上,如果,我是说如果不向政府交税,你看是不是就能缓解很多?

你当然清楚这代表什么,部曲比奴隶身份还低,奴隶有贱籍,虽然不用交税但是大户不能随便打死,犯罪要送官府处置,随便打死要向国家赔钱。所以大户不稀罕奴隶,他们要的是跟奴隶一样的劳动力,还能随意打死。

走出这一步天下再没有你这号人物,连带子孙都消失不见。看蒋老汉犹豫不决,大户撂下句话转身就走,法治社会大家讲理,我从不强迫别人,不着急你慢慢琢磨,路就在眼前怎么选择在你自己。

不用怀疑,从古至今都有奴隶,历史上唯一一个废奴的朝代是宋。靖康之耻不能磨灭赵家的历史功绩,一部《天圣令》让赵祯的伟大无可置疑,同样他也是个高尚的人,敬拜一个仁字实至名归。

这一切超出普回的理解范畴,都说天朝上国礼仪之邦,有佃户说得过去,怎么和草原一样还有奴隶?

不,不对不一样,普回狠狠摇头。汉人普遍懂技术,在草原属于高阶物种,肯卖命就是自由人。不卖命也行,草原女多男少,等有了家就舍不得走啦,说到底还是自由人。再说草原也不会让自己人做奴隶,要么买要么抓,总之自己人做奴隶万万想不通。

想不通就想不通,普回还有一个疑问,虽然和讨论的事情无关,可总憋不住要问:“老天赏饭,我捡一块黄金赎自己总行吧!”

蒋石停止抽泣,竖起大指连声说好:“对,对对对,在下不才捡到过好大一块狗头金。”

蒋石年轻时在山里放羊,顺便找野果子吃,天降鸿运看到一块十几斤重的金矿石,粗略估计换回50亩薄田绰绰有余。有了田地能上户籍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