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繁华弹指春明梦 三(2 / 3)

汉末小人物 张有孚 2136 字 1天前

混黑社会官府就不管吗?这么说吧,正义的小吏为百姓发声找刘备评理,话没讲完就得挨刘备一嘴巴,开胃菜让小吏认识谁是老大;紧接着第二记耳光,让小吏明白自己是谁;别着急还有第三记耳光,好了你现在可以去告我殴打官吏。

记得刘琰“大闹”司空府吗?当时丁冲有句话说的明白,控告特权阶层要走程序流。我刘备就揍你了,就违法了,不服去首都找宪台上访,宪台受理再转交宗正寺,具体处置要看宗正寺的心情,你大胆猜猜宗正寺帮谁?

压在老百姓身上的不止贪官污吏,还有大大小小的特权阶层。情况就这么个情况,申冤无门反抗无用,想开了找棵大树甘心做蝼蚁,想不开也找棵大树上吊死球!

普回想都没想,直接插话:“我不读书老老实实种地,交不上税借债救急不行吗?我就不信有地有收成会攒不下钱还债?”

韩遂打了响指,好办法!那就别怪老人家我话多,咱们从头算笔账。

现在为止咱们算算一户百姓要缴多少税,不说佃农,因为佃农靠自身收获根本活不起,每年都要倒欠地主的债,世世代代永远还不完。也不能讲贪官污吏这个因素,就说一个自耕农在正常情况

以关中地区为例,一个五口之家名义上拥有150亩山林土地,其中可耕地平均约有50亩。历史上统计过,大汉每亩地收获五十斤小麦,五十亩就是2500斤小麦。一石约等于60斤,2500斤约等于41石。

还有其他土地多多少少总有些收获,我老韩大方点就算耕地面积翻倍,外加山林别管收获啥我都换算成粮食,一户一年总共收成有100石粮食。

《居延汉简》记载使男每月口粮一石六斗八,使男说的是7到14岁的未成年人。拿这个年龄段算全家吃食不是没有道理,因为可以多搞些野菜,混些草籽树皮,老鼠也能当饭吃,总之我老韩是个守财奴,死乞白赖就要少吃。

一家老少平均算每月吃八石四斗粮,一年十二个月就是一百石粮食,收获刚好够吃,税率再低也没有粮食可缴。

你普回受过苦,就算没种过地大概也听说过,韩遂双手做出捧起状,颤巍巍问道:“见过粗糠吗?”

“见过!”普回点点头继续补充:“喂马的,不好搞。”

“喂马?”韩遂苦笑连连。

老百姓舍不得吃粮食,一年四季的主粮靠吃粗糠维持。古代糠产量多一些,稻米超过三成小麦能接近一半,通常100石小麦的副产品是 50石粗糠。粗糠野菜熬成稀粥,宝贵的粮食留给壮劳力,老人小孩逢年过节才敢品尝麦饼的滋味。

问为什么古代不养猪?因为猪长膘得喂粗糠,粗糠是留给人吃的不可能用来养猪。战马不光吃精粮还得喂鸡蛋,耕牛比人金贵,别说生病,饿得掉份量官府都要治罪。

知道为什么粗糠不好搞吗?人活的还不如牲畜,大汉百姓拿你喂牲口的东西当做主粮,你个胡人当然很难弄到。

官府可没让你吃粗糠,爱吃什么爱过苦日子都是你自家事,税可一分都不能少。官府规定所有收获都算粮食,所以你上缴粗糠可不成,100石收成得缴3石3斗粮食的税,按照惯例大斗量进小斗量出,眼瞅4石粮食就没了。

刚才说过一户人家维持生命,粗糠之外至少要留50石粮食。刨除口粮不算,田税缴纳完毕老百姓手里还剩46石小麦,表面看余富不少,别忘了还要留种子。

秦汉收获比最高能到二十倍,小麦通常在十二倍左右。不是每颗粮食都能当种子,刮风下雨小动物偷吃,长时间保存种粮也有损耗。刨除损耗老百姓最少要留9石粮食做种子,至此老百姓手里还剩37石粮食。

为计算方便,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