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夜半孤城临北斗 四(2 / 3)

汉末小人物 张有孚 1812 字 1天前

大战当前首先要有应对之策。自己品学兼优,家传兵法烂熟于心,胡人骑兵怎么打仗心知肚明。

古代所谓家传兵法不是《孙子》《吴子》等等大众教材,读过《孙子》的文化人多了,凭借滚瓜烂熟的兵书上战场打不赢敌人,除非生来就是军事天才,否则靠书本上战场带兵,不单闹笑话还会毁掉一个国家。

称职的将领不能打完仗就回家睡大觉,总结过往战斗经验,发现自身不足找到应对方法。这些记录在小本本上,来自尸山血海的心得,只在晚上偷偷翻看秘不外传的带兵经验,才是家传兵法的核心要义。

拥有家传兵法很难,首先要有足够的文化,写在小本本上的东西至少得有条理,凭记忆口授终归会产生歧义,这一条就刷掉包括夏侯渊在内九成九的人。

其次不能是低级军官,必须参与高层决策,还得在战场活下来。不但要活下来,经历足够多的重要战役同样不可或缺,胜负都要有,这很关键。

一辈子都打胜仗的统帅是天才,天才写出来的东西相当靠谱,但是普通人学不会。因为在天才看来很平常的事情,比如“极端浅层信息结构”,这类高效整合复杂信息并能快速形成应对洞见的能力,对于普通人就是一辈子无法企及的高度。

没错,天才用的是直觉,不是普通的直觉,天才的直觉永远正确。你在那满头大汗的论证人家结论都出来了,点起一颗烟翘着二郎腿,你以为人家在休息,其实天才已经在想下一个又下一个问题。你说怎么教,又怎么学?

好在曹操还算不上天才,包括《孟德新书》在内,很多小本本夏侯尚能看明白。当然《孟德新书》属于公开发表的作品,不能算家传兵法。主要是那些小本本,曹操肯教晚辈肯学成果还算不错,至少曹真曹休能独当一面。

曹操的小本本里记载过骑兵一道,虽说他本人算门外汉,但到底吃过亏也见过高手出招,讲明白不成问题。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行不行要靠自身资质,怎么活学活用还得看临场发挥。

胡人依照鼓声分成三个战团,看起来和普通的草原骑兵没什么两样。普回骑兵在左翼,右翼是且罗侯。近四千骑兵簇拥中央一面白色军旗,翠绿的西瓜帽若隐若现,军阵当前一员重甲壮汉,左右手各持一槊耀武扬威。

“注意看梁王殿下,哦不是,西瓜帽手中的弓,按照平日训练应对。”夏侯尚嘱咐左右,打起来无法具体指挥战斗,事先提醒一二免得麾下忙中出错。

“没有出击军令。”军司马看向西番坪,距离近足够看清楚,上面的军旗丝毫未动。

夏侯尚抬起马鞭佯装抽打:“狗才!敌军当前,你要本将示弱不成?”

军司马咽口唾沫,连带想说的话一并吞回肚子里。

夏侯尚不是真要打他,单纯生气没文化的土鳖不懂兵法:“临机应变懂吗?什么都靠军令那是死板教条,唯唯诺诺还打个球?”

军司马再次咽口唾沫,心中庆幸还好反应快,说出落门聚的事准吃一鞭子。

许多年艰苦训练认真总结,曹军骑兵已经不是平定河北时期那般笨拙,针对胡人骑射曹军骑兵做过专门训练。眼下按命令列出数道紧密横队,仅从队列看和幽州骑兵大差不差。

换做其他战场或许心里没底,略阳盆地周围都是山,谷地两端还有曹军营寨,胡人纵横空间有限,追逐几圈很容易演变成混战。

嘈杂声停息,骑兵催动战马,以六到七公里的时速相互接近。跑动中四个马蹄逐次落地,马种不同声音略显凌乱。到达一定距离双方同时加速进入曲步行进,二十公里时速声响立刻变化,马蹄声变成有节奏的敲地两下。

随着速度逐渐加快,战马进入每小时三十公里时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