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利笑嘻嘻捧起风帽:“这是给您做的。”
刘琰嘴巴成个O型,双眼瞪得溜圆,指着风帽半天说不出话。
这是一顶极具鲜卑特色的风帽,可以简单理解为一块硬质头巾。使用方法很简单,先将头巾扣在头上,在发际线位置用皮带收束扎紧。
如此一来风帽形成两个相连又独立的部分:头顶是一个高高的帽屋,整个发髻都隐藏在帽屋中;其余则称作帽裙,垂坠在下来覆盖脖颈和耳朵。
刘琰冬夏都戴白帢,确实需要一个暖和的风帽。眼前这顶风帽显然用了真心,做工可说无可挑剔,问题是普利的审美实在不敢恭维。
除了皮革还用到丝绸,问题就在丝绸的颜色上——鲜艳的大面积的翠绿,暗绣墨绿竖纹。白帢本就很高,扣在帽屋里显得风帽更高,老远看去就像是头顶大半个西瓜。
西瓜这种水果在凉州很流行,大汉其他地方还不了解。不是不想了解,是因为这个时期的西瓜不好吃,除了中间有些甜意,其他部位的口感和黄瓜差不多。
凉州人喜欢吃水份足的食物,容易接受西瓜不奇怪。内地好吃的水果多的是,对花高价购买和黄瓜差不多的东西兴趣不大。想流行天下还要等上一百年,等到西域培育出甜度高一些的西瓜内地人才会买账。
刘琰吃过西瓜,西部百姓没吃过也见过,顶半个喜闻乐见的西瓜到处浪,想起这幅场景就尴尬的要命。话是这么说,人家好大儿费劲巴力做出来,就因为难看不要也说不过去。
正犹豫怎么委婉的拒绝好意,普利直接将风帽扣过来,还贴心的用皮带扎好。
刘琰摘也不是,不摘也不是,只能懦懦问出一句:“好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