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能做的也只有这么多,好在寒门认可曹氏这面大旗,寒门越是失败越要抱团取暖。对此曹氏暗中推演过,除非外部没有任何干扰,一点都不能有,但凡有一点不利大汉寒门就永无出头之日。
不能指望寒门短时间能恢复过来,所以曹氏决心与高门士族和解。曹操不惜放低姿态主动打破僵局:各位老大过去都是误会,我老曹为表示诚意重新发布《求贤令》,相信各位老大能从字里行间体会咱的良苦用心。
目前也没有人能代替咱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既然如此何不携手共建美好未来?至于寒门我老曹还不能放弃,毕竟和寒门合作这么多年说放弃就放弃未免不近人情。各位就当寒门是个屁,让他们享一代福然后慢慢的退出历史舞台算了。
曹操说对了没人能替代他,社会稳定是权贵压榨底层的前提条件,关东士族生活在曹操控制区,亲眼见证曹操有能力维持安定和谐。现在环境已然安定造反是不能反的,比起丢人现眼高门更在意得到多少利益。
曹操也是刚刚看出这一点,看出来就得趁余威尚在赶紧行动,所谓夜长梦多,拖下去再发生干扰引起动荡,那时候想动手却发觉号召力减弱就晚了。
但是动手需要有合理的借口,关中到底不是孙刘,司隶校尉部在长安一天就代表关中人服从中央,不能说讨伐就讨伐。再者说皇帝姓刘不姓曹,马腾在许昌大小也是卫尉,真告到皇帝那里大义名分就丢啦。
政治风险冒不得还得从长计议,正当苦思冥想寻找对策钟繇的奏章送到,曹操嘴角一撇暗忖肉煮好了想吃的人可真多,看来着急的不止我一家。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是诡计,知道大家不会让我老曹唱黑脸招骂名,既然都有想法不妨摆上明面,开个会齐心合力弄个人出来背黑锅。
邺城的会议很有特色,右手边是趾高气扬的高门众人,寒门则垂头丧气的窝在左手边。双方互相都不搭对方,小声谈论也只限于身边两人。
曹操稳座中央干咳一声:“元常上表想必都看过,米贼居巴汉实属难治,当下四外未平又逢灾异,是否出兵还请诸位教我。”
这话冠冕堂皇很难接口,但也不能怪曹操起高调,人家是领导必须这样讲话。各地正闹灾贸然去打会被人讲闲话,所谓穷兵黩武的人不配做领导人,利令智昏的人也不配做下属。接这类话题就看哪位情商更高一筹,或者说直白点不要脸也可以。
还的说丞相主薄蒋济豁得出去:“凡灾异之本尽生于国家之失,阳气生而失度,阴气沉而不附,国经二十有七勘乱久分不合乃至赤壁有憾,此天所预警示上修德耳。”
好像怕被谁抢先,丞相左军师凉茂急不可耐般问道:“子通以为如何应之?”
蒋济面色苦楚,给人一种万分沉痛的感觉:“天意不可测修德不可废,不妨服素一旬辍食三旦,至于后效如何还有待观察。”
承认因为国家政策有失误才引发天灾,国家政策失误肯定不能怪曹操,国家是谁的谁就承担责任。刘协继位二十七年国家还是军阀割据民不聊生,上天才用灾难预警皇帝有错,连带赤壁战败都是皇帝不修德造成的严重后果。
要解决也简单,皇帝抓紧修德同时要向天下承认错误,三天别吃饭,三个月内只穿素服,即便这样做也不敢保证有啥效果。明白是安抚人心的借口,没有效果也不会有人反驳,总之先做着看,假如没用就再做一遍。
曹操暗竖大指这锅甩的漂亮,也就你们寒门脚不怕穿鞋才敢这么说话,反正我曹操拉不下脸当众指摘皇帝有毛病。
最大的困扰解决,就剩下打还是不打,众人叽叽喳喳讨论结论几乎一边倒。张鲁米贼一定要打,但是不能答应钟繇的请求,逼反关中这个黑锅咱们不能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