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北方的故事 一(2 / 4)

汉末小人物 张有孚 2631 字 22小时前

河水路穿巨鹿郡,安平国,河间国到达渤海郡章武县境内。十年前刘珪就是从此处北上渔阳郡击杀邹丹,十年后有了运河,再走此路粮草辎重便捷许多。

七月初大军进入雍奴,受到东道主鲜于银的热情欢迎,曹操当即敕封鲜于银建忠将军,鲜于辅建义将军。刘珪只是护乌桓校尉,手底下的将领却成了杂号将军,长眼睛就看得出不仅是挑战刘珪的底线,明摆着就是挑唆分裂。刘珪只能干瞪眼生闷气,什么都不敢做,七万五千大军就是曹操的底气,刘珪稍有不臣连带乌桓一起灭。

刘珪在曹军进入幽州之前带着骑兵躲到塞北去了,不但吓的一声没敢吭,还派出田畴和徐邈两人携带礼物拜见。所谓礼物就是幽州的一些土特产,礼物不重要关键看态度,现在为止曹操对刘珪这个粗鄙的边地武夫还算满意。

“子泰,景山快请坐,久闻二位高名当真相见恨晚。”曹操安排盛大筵席,见到两人主动起身邀请坐下。

酒过三巡曹操坦诚相告难处,本想着大军从傍海道过右北平进入辽西犁庭扫穴,因为连日暴雨大军只好停滞不动了。

徐邈拱手搭话:“刘校尉就是因此事遣我俩来相助。”

曹操哦了一声,想不出刘珪有什么办法能解决困难。

田畴接口说道:“此去辽西有两条路,一曰傍海道,一曰傍山道。此两路于春夏间皆泥泞不堪,尤其傍海道非冬日不可过。”

辽东之所以能割据一方,就因为交通不便利,从渔阳郡前往辽东有两条路,一条是后世的辽西走廊,另一条路绕行燕山山脉走承德可以进入辽西。

汉代辽西走廊还没有后世那般平坦,海岸线紧邻山峰,要通过就得走山海之间时断时续的小路,路上怪石嶙峋车马难行不说,大雨过后满是泥泞沼泽,船只找不到合适位置靠岸,大军通过一半补给不足只能撤退。另外有一条经过右北平郡的山间小路,虽说翻山穿谷但相对傍海路好走一点,只是山路陡峭,人马能过辎重车辆无法通行。

两条路都不容易走,大军省着点吃咬咬牙倒是能穿过去,可一旦战事不顺大军困在辽西,后有敌军归路难行,来年开春冰雪融化不可能原路返回,只能靠海路接济坚持,迁延到雨季船只无法靠岸,粮草辎重运不上去饿也饿死了。

曹操抬眼望着厅外大雨叹息不止:“那便如何是好,难不成要等到秋去冬来?”

田畴微微一笑:“从卢龙塞出发绕白檀堡有条傍山道,昔日右北平治所在平岗,经平岗城过白狼砦可直抵乌桓王廷柳城。”

既然田畴说出来,那么这条路如何走已经不是问题,然而从字里行间却听出几个关键点,曹操沉吟道:“方才听子泰所言,似乎沿路几处均有城塞。”

田畴点头承认:“早年刘校尉于几处设立堡砦,方便游牧耳。”

“游牧?”曹操眼中一抹狠厉转瞬即逝。

徐邈不紧不慢的接过话题:“刘校尉麾下多骑兵,治下贫瘠只好北向发展,加之零星乌桓鲜卑投献,建立几座堡砦也好归拢人口牲畜越冬。”

“零星投献?”

曹操自言自语,丝毫不相信零星一点投献还用得着建堡砦。这还是你告诉我的,你没告诉我的还有多少?至于治下贫瘠倒是实话,智囊们推算过,刘珪养不起多少兵,根据情报刘珪野战部队放弃了步兵,手底下充其量三、四千骑兵。

可如果半农半牧就不好说了,马匹之所以需要庞大物资支撑就是因为吃的多,战马只喂草养不出肥膘,不光作战,平时也必须喂粮食。另外一点,战马只吃草需要很久才能吃饱,只喂草料要连续吃四五个时辰,时间全浪费在吃上,除了睡觉就没有时间训练了。

而游牧不存在这个毛病,草场可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