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袁氏的宝藏 四(2 / 3)

汉末小人物 张有孚 1902 字 3天前

琰还活着。

当时匈奴人带来句赵熙的口信“步撵射雀”,这四个字只有曹性明白,既然用暗语,证明刘琰情况不妙至少是被软禁。然而换个思路,能让匈奴人误会身份还能传出口信,同样能证明人身安全暂时没有威胁。

大汉地方官上任没必要通知南匈奴,所以匈奴人不了解徐辑在酒泉做郡守,他们找到曹性除了带句口信,还追问徐辑的下落,并且对一口刀颇有兴趣,显然另有目的。

方才徐辑热血上头,这时候也反应过来:“打听老夫做什么?和刀又有什么关系?”

史路摇头表示不清楚,匈奴人嘴严的很,始终没能套出更多的线索。

主薄庞淯小声提醒:“明府,您确实有一口宝刀,兴许匈奴人想要?”

思召寄托着对故主的思念,比命都重要,徐辑盘算良久,还是想不明白其中的关联:“匈奴人要思召?要来干嘛?献给曹操?”

“不排除有这层目的,现在当务之急是见到人,所以您得给我刀。”

史路讲完可算长舒一口气,来这一趟就为了把刀,同样的话和曹性也讲过一遍,当时曹性也是急吼吼的要杀进并州。

徐辑上下打量一阵眼前尖嘴猴腮的家伙:“你去?”

“我去,咋了?”

史路明白对方什么意思,可嘴上还是不服气,办事要靠脑子,宋果倒是五大三粗,不也两句话给忽悠瘸了吗。

“我儿!”徐辑朝门外高喊一声。

门外进来一个戴着重孝,高高瘦瘦的少年人,一副软弱无力的模样走路没有一点声音,感觉轻飘飘的好像踩在棉花上,脸色蜡黄更做实了营养不良。

“他?!”史路给气笑了。

庞淯一脸正色,小声提醒:“很强。”

“强?!”

史路真看不出这人哪里强,接近九尺确实够高,就因为太高更显的瘦弱,就像根面条,不看高度只看粗细,庞淯能装下他两个半。

来人是徐辑养子杨丰,杨丰字伯阳,小字阿若,年纪不大名头可不小。剑术宗师王越一生只收了两个徒弟,大徒弟史言痴迷剑道,二弟子杨丰独擅搏杀,凉州有句着名童谣“东市斯术史阿言,西市互砍杨阿若”。史言行走在河南,碰到他还能有礼貌的探讨剑术,来凉州碰见杨丰没有废话只有互砍,关键在于每次活下来的都是他。

史路是完全不信,没见过剑术高手也听人说过,高手对战需要爆发力,必然虎背熊腰,可你看杨丰哪里有半点熊虎的样子?身材姑且不提,也许你是技巧型选手,高手走路含胸溜肩有利于发力顺畅,步伐讲究劲从地起,腰胯联动,方便随时应对危险。

杨丰走路就跟个随风飘动的纸片一般,两腿软绵绵虚弱的令人发指,史路都怕自己因为好奇一脚踢飞他,不过有一点好处,杨丰会轻飘飘落在地上不用担心受伤。

既然杨丰是徐辑的儿子,那史路也算长辈,长辈讲话可就不客气了:“杀气呢?我要看到杀气!还不如我呢,我起码还有脑子,病病秧秧有脑子吗?长哪。。。。。。”

史路还没讲完,忽然眼神一滞缓缓瘫软。

杨丰抱起他放到一边,返回徐辑身旁递上一张绢布:“父亲,方才见在议事,故此没有贸然打扰。”

绢布是弘农夫人亲笔信,上面除了落款只有一行字“大陵困龙,太原卧虎。思召横切,漂杵断苦。”

颍川唐家,弘农郡,段煨。。。。。。度辽将军张则?徐辑沉吟一阵才开口询问:“我儿估计段中明到哪里了?”

“河东对闅侯防范很严,估计会很麻烦。”

徐辑看向庞淯和宋果:“子异先行打探南匈奴形势,仲乙率骑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