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不料人家却开口推辞:“曹公抬举恕不敢从命,容在下禀明某家主公丁校尉,若主公认可必来效死。”
曹操刚开始还没反应过来,等听明白后心里别提多激动了,面对利益诱惑能坚定原则,舍命报答旧恩,坚定效忠新主,这品质打灯笼也难找。刘琰算个屁,爱跑哪儿随她去,就朱铄这样忠义烈士十个刘琰也不换。
内心狂喜面上淡然,点头微笑以示鼓励:“依你,请命去吧,嗯,至于惩处嘛,不必急于一时。”说到这里双眼一瞪虚指连点:“权且记下,暂罚为帐下刺奸,以观后效!”
朱铄算是因祸得福,刺奸官不大主管监察法纪,从六百石门侯降到帐下刺奸,明面上看似乎是一撸到底,可曹操帐中刺奸就了不得,那是有实际权利的亲随侍从,一句坏话能定贵胄生死,半点好言可举凡人登天。
朱铄这件事就算过去了,幕僚开始一个个出言讨论昨晚的情况。
“查验逆贼府前遗尸,可以断定金氏吉氏都有参与。”
“成西发生过两场战斗,都是同一人出手一击毙命,从痕迹看此人击杀方式异常阴毒极度危险。”
“全城调查会引起骚乱,应暗中细细甄别。”
“刘琰外逃不可不追,若至北面恐于舆论不利,是否罢免其一切勋位官职以儆效尤?”
“若非郭奉孝也不会逃离。”鲍勋一句话讲完全场鸦雀无声。
现场大家都看过,墙根儿底下柴禾很少,火油烧完差不多就灭了,等天色大亮才发现满墙写满了咒骂郭嘉的话,再想抹掉已然来不及。
现在都猜测放火是泄愤,是控告,是另一种形式的上访,意在转嫁矛盾让曹操惩治郭嘉,结果被郭嘉利用引出金祎这帮反对者。
幕僚又开始叽叽喳喳议论不停,泄愤都能被郭嘉利用,不免有同情有遗憾。但无论如何都众口一词还是要惩治,受了委屈就上访可不行,不但上访还采取过激手段更是不能允许。
曹操扭头看向贾诩:“文和可有高论?”
按说刘琰没必要采取极端的方式,还不是因为大哥赵彦给砍了,老爹的权利也给收的七七八八,胖妞被气昏了头你贾诩也有份,怎么着也得说两句吧。
贾诩出列躬身施礼:“北面势大非罢官能止,智者豁达避无谓之强,刘琰藓疥能诛之善,投北亦无碍,丑类相聚未足于议也。”
曹操嗯了声认为有理,所谓天要下雨拦不住,袁绍占据优势想投奔过去的人很多,为什么投奔过去?就图袁绍胜利后能获得更大好处。
因此咱这边的官位已经不具备吸引力了,免不免没什么作用。我这当个垃圾透明人,你那边却奉若上宾,自此双方领导格局高下立判。
刘琰不是重点没必要当回事去针对,跟蠢货争高下,非要较劲就落了下成,反倒没必要争这个强,能杀了最好跑了也没关系。
跑袁绍那还真得留着她的官位,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就她那名声,以朝官身份去,剩下那些自诩道德楷模就拉不下脸跟着去了。
贾诩有一点没明说,其实大家心里都有数,她只是泄愤可没造反,现在为止都在猜测投奔袁绍,她可未必会去河北。
再者,孝阳侯是司马防推荐的,散骑是荀彧保证过的,常侍谒者是皇帝任命的,免去哪一个都得得罪人,非常时期冷处理就好没必要扩大化。
贾诩认为有高手在帮助刘琰,现在那人可能还藏在城内,因此拱手环视一圈继续讲道:“当下乱不得,甄别叛逆须暗中进行,那个死士,再强悍独虎而已,加强防范即可。”
“至于金吉两门。”说到这贾诩犹豫,曹操知道是关中老乡也不催促,心中主意已经有了,就是想听贾诩有什么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