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追逐梦幻 下(2 / 4)

汉末小人物 张有孚 2706 字 2天前

迁都以来曹操和丁冲的二元军权组合,变成了曹操张绣丁冲三足鼎立的架构,曹操兵多张绣军强,丁冲的公卿盟友赵家遭受沉重打击,现在倒成了其中实力最弱的一方。

此时袁绍军队集中完毕,各部对黎阳城展开轮换攻击,随着攻坚战战斗越发猛烈,拿下城池只在旦夕之间,现在就看袁绍的渡船够不够多了。

瞎子都看得出天下大势在袁绍,董承等人也不紧张了,赵彦事件过后许昌平静下来,一夜之间又回到过去,这更坚定了董承等人坐观发展的心思。

等袁绍胜利,大家拿出衣带诏还是从龙之功,能不拼命最好再等等,令人心虚的是,君道阁夜晚的闹剧传扬出去,当下许昌全城都知道了。

这种事不好说还不好听,几个人来找过刘琰商量对策,刘琰可不见他们,跟个鸵鸟一样外界如何干脆不管。

官场无情至亲都未必肯烧冷灶,官僚认干女儿潜规则谁都懂,赵温几十年才认了一个,称得上道德高尚。

赵家的惨淡可以用门可罗雀形容,只剩刘琰不离不弃,许昌人对刘琰的评价出现正面改观:最优秀的儿子死了,老头儿伤心之余还能活几年?反正甭管父女俩在家干啥,起码刘琰尽人道够孝顺。

整个许昌刘琰只敢去丁冲家,每次去都会提醒现在形势变了,跟曹丕几个小辈喝酒挺好,别跟以前一样和军队将领往来,可丁冲当面答应好好的,过后依然我行我素。

“这个老东西不听劝迟早出事。”刘琰想起这件事就来气。

“不必劝,去不去都一样会出事,早晚罢了。”赵温现在才看通透,形势变化相比过去太快太迅速,几十年用老方法老习惯思维被固定住,时代一变就跟不上了。

刘琰气闷的不止丁冲,原本计划好的,赵家宴请公卿当众公布刘琰改名的消息,因为赵彦被抓问罪,这件事就没能办成。

现在世人不知道刘琰入了赵家宗谱,名字改叫了赵熙,当不成妻妾就算了,成了名正言顺的嫡女大家还不知道,这不是让人干着急么。

想到此处刘琰甩脸更没好气:“我改名的酒宴什么时候摆?”

赵温没接话茬儿,没来由的问道:“我儿想作三公吗?”

“我说爹呀,还三公呐,我就想死之前有个名分。”

赵温皱起眉头一脸问号:“我儿为何要说丧气话?”

完了,老爹这是受不了打击脑子坏掉了,刘琰打消了逼他的念头,凑近了悄悄嘀咕:“我造逆臣的反?衣带诏,您想起来没?”

“为父给你谋划了一条坦途,那诏书就是难得的契机。”赵温从怀里拿出一封信,一本正经的样子看起来可不像脑子有病。

赵温要和袁绍结亲家,将女儿赵熙许配给袁绍的三儿子袁尚,袁绍那边已经同意了,这封信就是誓约书。

赵彦死了,除了父女俩没人知道刘琰就是赵熙,蜀郡路途遥远不可能派人调查,也完全没必要调查。

袁绍能同意也不难理解,赵温属于公卿顶层,两家联姻门当户对,重要的在于,婚事一旦公开,可以想到对许昌内部的震动能有多剧烈,这会严重打击曹操阵营的战斗意志。

刘琰冷汗立刻就下来了:“袁尚娶我?爹呀,这不是我要死,是您要死呀!”

赵温微笑摇头:“见到你袁绍必然反悔,所以为父不会有事。”

刘琰是海内名士,袁绍舍不得推儿子进火坑,誓约立下就不能轻易更改,知道被赵温算计,愤怒之余还得考虑后果。

刘琰是侯爵,是衣带诏的参与者,赵家反曹还搭上个优秀的儿子,对于这类有巨大贡献的革命家庭,袁绍要毁约总得有个说法。

一定会晋封乡侯加侍中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