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3 / 4)

贵的命令,到这时郭待封打退了吐谷浑的军队之后,更是觉得吐谷浑军不堪一击,于是就擅自违背了薛仁贵的命令,带着辎重就往乌海城进发。

这下好了,原本唐军凭着防御工事,不怕吐谷浑大军。

但现在,那就呵呵一笑,围起来打呗。

于是,郭待封在行军途中被吐谷浑大军堵住了,虽然唐军很勇猛,郭待封也急忙想找险要地方抗敌,但仓促之下,根本就挡不住。

粮草辎重全丢了!

此时,还在前方和吐蕃大军作战的薛仁贵得知了这个消息,被整了个猝不及防。

他只能立马放弃了乌海城,全军紧急撤退!

而论钦陵没有趁机全力进攻,而是一边尾随唐军,不断骚扰,一边从容不迫的集结各国联军。

薛仁贵找到了郭待封部残军,双方合兵一处之后,只剩了三多万人。

而吐蕃联军则已经集结起来了超过四十万!

双方最终在大非岭展开了决战!

吐蕃联军从四面八方源源不断的进攻唐军,而薛仁贵也摆出了一副决一死战的架势,多次打退吐蕃联军。

唐军的粮草补给自是不用说,没了!

吐蕃方面几十万大军的粮草也要见底了。

好在唐军的战斗力,那确实是十分的强悍,虽然人数在不断的减少,但是吐蕃方面的损失也很大。

论钦陵应该是顾忌唐军和薛仁贵的勇武,不想用巨大的代价来换唐军全军覆没。

最终方双和谈,薛仁贵得以带着八千残军退回了鄯州。

这一战,是唐朝开国以来最严重的一次惨败。

战后,唐朝撤销了安西四镇,并将安西都护府迁移到了西州(吐鲁番)

而薛仁贵,阿史那道真和郭待封回去之后,皆被减死除名。

郭待封自此在史书上再无记载。

现在,有很多人为薛仁贵惋惜,本来是第一次作为大军主帅,率军出征,要是没意外的话,或许凭借着战功,也能成为华夏最顶级的一批武将,结果却被郭待封坑成了这样。

也有人说,薛仁贵输得也不冤,一个主帅,不能统帅好部下,怪不了别人,当初李靖担任主帅之时,

还有人说,即便是郭待封不闹这么一出,唐军最后还是得失败,毕竟就那么点人,顶不住两面夹击。

不过,我个人觉得,要是说薛仁贵承担个用人失当的连带责任,倒也说得过去。

但是在战略计划方面,我感觉没啥问题,虽然说计划确有冒险之处,但是那西域各国联军,很多时候都是墙头草。

要是唐军这边不出问题,吐谷浑军搞几次搞不动,等到天气寒冷之后,吐蕃精锐撤退,到时候反手应该说镇压那些吐谷浑的不安分分子问题不大。

而且最大的责任方应该说是李治用人不当,毕竟这郭待封和阿史那道真都是他安排的,都是两个官二代。

薛仁贵也没法处理他们,总不能说因为前面一些事情不听话,直接一刀把人剁了或者把副总管的位置撤了吧。

谁能想到郭待封最后会突然搞这么一下,而且还是没法补救的场面。

而且李治用人失当也不止这一次。

或许,他是觉得虎父无犬子?但这句话从遗传学上来说,是没有任何道理的,虎父顶多就是能给儿子提供更好的教育和资源,最终能成什么样子,还得是靠自已。

平民相对于那些二代,缺少的就是教育和资源。

所以,一个国家想要强盛,就得是从大海里去淘金,而不是在一小部分人里去传来传去,挑啊挑。】

...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