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均田免粮的步骤1(2 / 2)

一百人里面有三十个是识字的。这么高昂的识字率让郑锦大呼不可思议,怎么会如此呢?

陈永华向郑锦普及了识字率高的原因,都是明太祖朱元璋的教育政策的结果。应当说是朱元璋是建立完整教育体系的第一人。先看看高等学府有两所,应天国子监和中都国子监,中等学府更多,府州县三级行政机构皆设有学府,府有府学,州有州学,县有县学,洪武时期,全国共设有府州县1435个,共设立府州县学1297所,这么庞大的数字,足以说明一切了。而最初级教育则在县一下鼓励成立社学和塾学,根据明令要求,乡里则凡三十五家皆置学,愿读书者尽的里焉,又曰社学。洪武年间,全国设立的社学不下二十万所。

这是一个多么庞大的数字,洪武年间的人口大概有六七千万人,仅仅这各级学校的数量,就让人惊呼不可思议了。

记得清朝末年全国的识字率不足5%,而福建是清朝末年的六倍有余,这真的是一个出乎意料的比例。尤其是听陈永华讲浙江、江西的识字率更高,至少都有40%。这么惊人的数字,让郑锦心花怒放。

高识字率代表着什么?这就代表着人才啊,这就代表着很多事情都可以马上进行落实推进了,而不需要再大张旗鼓的做扫盲班什么的,只要继续执行明太祖朱元璋的教育政策即可。

真的是值得庆幸啊,福建作为战争的第一线,清廷很多愚民的政策暂未执行。

这也是郑锦从识字之人当中招募斗食小吏的基础,若是没有如此庞大的识字人群,郑锦就是有三头六臂也无法再短短三个月内完成四府之地土地的清查啊。

随着郑家军军队整编工作的日益完成,各县的捕快营和警备队也逐步填满数量,对于到乡村执法的力度也越来越强。

郑锦的第二手,就是依托捕快营,收回乡村两级宗族的执法权,将之前伪清下放的权利在收回来。执法权,甚至是司法权,怎么能够沦落到族权当中呢?这可是国家权力最主要的部分之一啊。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