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漳泉大战6(1 / 2)

x军情紧急,马得功兵败长泰县的消息在短短两天内就传到了在泉州府的福建总督李率泰的手中。这个消息简直让李率泰难以置信,前几天还接到一路胜利的消息,转瞬间就兵败如山倒,而且是近乎全军覆灭。那可是久经沙场的三千精锐啊,可不是临时拉来充数的兵丁,就这么败了。

李率泰可以想象的到,这个消息对于同安和泉州的清军来讲是多么巨大的打击,原本就在去年元气大伤的绿营,今年尚未恢复元气,这三千精锐是去年大战保存下来的精锐,就这样短短一夜之间覆灭了,那同安和泉州的副将、参将会如何看待呢?他们会不会以为郑家军的实力暴涨,而他们率兵前往就是一条不归路呢。

福建绿营此时能够拿的出手的兵力,也不过是一万八千余人,现在折损了三千,基本上都将剩余一万五千人的士气全打没了。至于耿继茂所说的两万精锐,恐怕也会大打折扣。毕竟占便宜和折损自己的兵力,这是两码事。

要是没有耿继茂的两万大军,仅凭福建绿营一万五千兵力,那真的有些危险了啊。

李率泰对此头疼不已,看来想要单独依靠福建绿营的兵力来收复漳州府是有些麻烦了啊。还是需要借助一些外力了。但又不能让朝廷知道此事,只能尽快的对漳州府发动进攻,争取在一个半月内解决此事,再久真的瞒不住朝廷了。

李率泰叹了口气,看来需要进一步对耿继茂妥协了,只有耿继茂继续增加他的兵力,看到好处的他,才有可能加快出兵。

想到自己无往不利的谍战,李率泰忍不住暗骂一声,都有沿途的士绅帮助,马得功还败的如此之惨,真是废物点心。

李率泰不得以亲自赶回福州府靖南王府,与耿继茂进行谈判,被迫舍弃更多的权益,才获得让耿继茂继续出兵,并且出兵兵力增加到了三万余人,还出动了耿继茂的心头肉,一支精锐的炮兵部队。

想必是李率泰想要依靠这支炮兵部队与郑家军的炮兵一较高下。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马得功兵败长泰城下的消息传播的速度要比李率泰想象的还要快,郑家军暗队的刺探、传播谣言的速度不必李率泰手下的暗探慢,甚至于可以算作郑家军大本营的漳泉二府,郑家军在其中的潜在势力非常庞大,毕竟郑家军过半都是漳泉二府人士。

当马得功在近百亲卫的护卫下狼狈的逃进同安城外大营时,战败的消息紧随其后传入到同安城中。

一时之间,同安城为之大哗,谁也不敢相信这个消息是真的,谣言更是一日三变,传的稀奇古怪的谣言,让人无法辨清真假。

当谣言传入清军大营之中后,隐藏在清军之中的探子,也趁机搅动风雨,散播谣言,夸大郑家军的实力,搞的仅有九千五百人的清军大营人心惶惶,躁动不安。

是啊,连马提督率领的三千精锐都一夜之间战败了,全军覆没,他们这些刚刚放下锄头,拿起长刀盾牌的人怎么抵抗呢?更何况,听说郑家军现在都是大炮发威,完全近不了身,这仗还怎么打?马提督的三千精锐就是在一千多门大炮的炮击下覆灭的,若是郑家军打到同安城,他们怎么抵抗的了呢?

此时小小的同安城汇聚了三个副将、四个总兵,这七个人就是七个头,谁也没有权限指挥谁,谁也不敢指挥谁,军权永远都是最敏感的东西,能够当上副将和总兵的没有一个是傻子,朝廷之所以这样设置,就是为了分权和制约。

马得功原本就没有权限指挥这些副将、总兵,李率泰也没有授予指挥权限与他,他现在的基本盘又损失殆尽,这些副将、总兵更是连看都懒得看他一眼。

马得功也知道自己的事情,只能哀求同安总兵施琅授予他在同安地区征兵的权限,想要尽快恢复自己一点兵力,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