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漳泉大战2(1 / 2)

马得功作为福建提督还是有两把刷子的,他虽然对麾下的新组建的绿营士兵没有太大的信心,但是李率泰却不是这样看的,耿继茂更是对自己手下的王府军信心十足,两万大军的兵力,也让他感到从未有过的强大。

李率泰迫不及待的命令在同安的马得功向漳州城进军,并表示一路之上有人支援。心领神会的马得功亲率三千精兵,马不停蹄,昼夜赶路直指漳州府。

一路之上,已经没有郑家军驻守的县城在当地士绅的带领下望风而降,一如当初投降郑家军一样,在这短短的一个月内,县城城头变幻大王旗的速度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之外。而两次投降的士绅,对此确实习以为常,丝毫没有感到尴尬和不妥之处。

这让马得功对李率泰的谋划能力万分惊讶,每个地方都有人主动上前报告情况和各类信息,让马得功对沿途的情况了如指掌,这也带给了马得功充足的信心。

一个又一个的坏消息传递到了漳州府城,一如之前一个又一个县城望敌而降一样,当初怎么投靠的郑家军,现在就是怎么投靠了清军。

这一幕让邓会、陈永华、冯锡范等三人目瞪口呆的同时,也对之前扶持拉拢各县城的士绅的举动感到羞愧,这些士绅的节操好好给了这三人上了深刻的一课,让他们对各地士绅的反叛举动充满了怀疑和审视。

还未看清士绅真面目的邓会等三人,这次初窥士绅丑陋的面容,这让他们对世子郑锦当初的准确判断感到万分的惊讶,也为当初反驳世子的意见感到羞愧,如何能够更好的建立郑家军的统治基础成为他们今后要首要考虑的问题。对于世子要求将兵器发放到百姓手中的建议虽然感到不理解,但还是信任世子的判断,将大量的兵器流入民间。

马得功也是万分惊讶,打了一辈子的仗,从来没有任何一场战斗能够像这次这场战斗这样轻松过,几乎不废一兵一卒,而近乎兵临漳州城下,这让马得功对之前的战争充满了怀疑,难道以前打的都是假战争,这次才是真正的战争场景吗?

当然数十年的沙场经验,还是没有让他头脑发热,以三千兵力进攻由一万精兵把守的漳州城,他的魄力还没有到这么强大的时候,所以他也只是停留在漳州府的门户长泰县城内。

长泰县并不大,县城的府库全部空空如也,什么也没有。原本储存了一万石粮食的粮库已经被搬空,空荡荡的粮库足以饿死老鼠。

幸好马得功带的军粮较多,幸好沿路都有士绅贡献粮草,让马得功不用为粮草的问题而头疼。让马得功头疼的是,如何攻克漳州城。

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

马得功偷偷率领侦察小队仔细观察过漳州城的城防,漳州城一如既往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唯一的变化就是城墙上多了几十座炮台,近百门红夷大炮。

忽略密密麻麻的守城士兵,仅仅数量如此之多的红夷大炮都让马得功口中发苦,红夷大炮的威力他是万分清楚的,这近百门的红夷大炮都已经让他明白,想要攻克漳州城,正面进攻几乎没有可能。

更是代表这要想攻下这漳州城了,要么有近百门大炮助阵,压制城墙上的大炮,以方便步军攻城;要么抓捕附近的百姓,驱逐他们攻城,消耗城墙上的炮弹。

但这两个方法都被马得功否定了,先不说福建有没有近百门的红夷大炮,即便是有,也不可能将收集到的红夷大炮全部集中到漳州城下,朝廷是不会同意的。况且这次进攻漳州城,是瞒着朝廷进行的补救行为,更不可能有较大的动作。

没有大炮。只能通过人命来进攻了,这要消耗多少兵力才能够攻下漳州城啊?

别的不说,新建的漳州码头上竟然还停留这一支战船队,在马得功的眼中,这支战船队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