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江上,数百艘商船穿梭不停,这一奇特的现象再次引起无数人的注意。自从顺治三年伪清政府执行海禁以来,九龙江上已经十年没有见到挂着石井郑家旗号的商船如此大规模的出现了。
这个情况代表着什么,大家都是万分清楚的。
石井郑家的势力范围再次卷土重来了。
郑家军以自己的独特的行为宣告着新的情况的到来。
各种消息、各式谣言,犹如长了脚的瞬间传遍了整个漳州府,并有向泉州府、潮州府扩散的趋势。
海澄守备率军离开海澄城后,以极快的速度行军救援漳州城,自己率领五百马军先行一步,千总率领一千五百步军紧随其后。
为了埋伏这支堪称精锐的部队,郑锦丝毫不敢大意,派出了振义镇、左镇四千兵力,携带三十门大炮、五十门虎蹲炮和一千枝燧发枪和一千三百枝火绳枪,这一千三百枝火绳枪是从漳州府库之中扒拉出来的,第一时间交给了左镇进行换装。
海澄守备的死是极为憋屈的,至少他是这么认为的,郑家军极不讲武德,用数十门大炮埋伏偷袭他这个马上武夫,一点也不专业,不老老实实排好军阵,让他率领骑兵一击而破。
海澄守备作战果然英勇无比,在数十门大炮的攻击下,奋勇向前,结果被近百枚铅弹击中,身体犹如破旧麻袋一般,浑身都是窟窿。
五百骑兵也在八十门火炮的攻击下,损失殆尽,原本可以逃出的骑兵没有想到埋伏起来的郑家军竟然还有三百骑兵在隐藏着,关键时刻杀了出来。
没有任何意外,清军的五百骑兵全军覆灭了,而郑家军左镇的三百骑兵迅速扩增到五百六十骑。进入到包围圈之后的清军千总看着郑家军摆的阵型,又看看不知道什么时候堵住后路的五百多骑兵,干脆利落的率领部下一千五百人投降了。
打不过啊,真的打不过,看看对面近百门大炮、两千余枝火铳,近三千人的兵力,怎么打。他正值青春年华,可不想为了伪清而奉献自己的生命。
战争的胜负是伪清的,命可是自己的。一个月十几两银子,卖什么命啊。
随着海澄援军的投降,漳州府城道海澄一线已经没有了伪清的兵力驻守,这让郑家军的船队更多的往来于九龙江上。
长泰县的两千兵力也掉入新兵四镇的包围圈中,近乎全军覆灭。新兵四镇随后包围长泰县城。长泰县城知县干脆利落的投降了。
自此,漳州府境内的八千绿营军近乎全军覆没,在伪清没有清除郑家军之前,漳州府的统治暂被郑家军掌控在手中。而伪清福建总督府若想在这个时候调集兵力攻打漳州府,至少要集中三万人的兵力才有可能言胜,调集三万兵力肯定是要经过伪清中枢的同意,而现在伪清中枢正在为做好顺治的葬礼和首席辅政大臣的争夺而在明刀暗箭的斗争着,一时半会是没有时间相应这个事情了。
若没有个一两个月的时间,伪清暂时抽不出兵力和物资来攻打漳州府城的。这真的是个大好的机会啊。
郑家军积累已久的威名在攻克漳州府城后开始展现出来,龙洋县、漳平县、南靖县、平和县、诏安县等县望风而降,短短的十天时间,整个漳州府所辖的县城之上,都已经插上了郑家军的大旗。
这个情况让郑锦深感不安,他知道郑家军的人才储备尚且不足,无法真正的统治整个漳州府,这些投降之人都是墙头草,随风倒,是万万不能够信任的。尤其是漳州府西北方的诸县更是不值得信任,但这个时候又无法举起屠刀对这些已经投降的县城进行大肆杀戮,清洗一片,这样很容易引起恐慌和误会,惹得必要的麻烦。
有时候,就是需要一个名义,这个名义就是大义,就是旗帜。古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