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郑锦亲征(1 / 2)

F铜山事大,很显然这是敌人的第三步,在郑锦看来,现在危机显露,风雨飘摇,稍有不慎极有可能败亡。

郑锦忍不住心中暗想,历史上的郑锦是怎么处理这些的,从铜山失守的情况来看,很明显,历史上的郑锦是弃卒保帅,舍弃铜山而稳固厦门。这样的决策不能不说是坏,毕竟相对于沿海诸岛而言,很明显厦门的地位更为重要,尤其是作为收复台湾的后勤大本营,若厦门失守,很难保证收复台湾的行动会成功。

这才是大事啊。

但铜山失守的后果也是极为严重的,首先就是郑家军最大的造船厂毁于一旦,战船的补充、商船的修复,都受到很大的影响。五千将士投降伪清,八万百姓惨遭屠戮,这对郑家军的声望的打击是非常严重的。这也是1663年清军进攻厦门岛,而厦门岛失守的原因之一。

尤其是伪清对蔡禄、郭义等人的封赏,更是惹得郑家军中一大批人的眼热,原本投降盛行的郑家军各位将领都踊跃投降。而郑家军又陷入血腥的内斗,郑泰的死亡,郑袭、郑鸣骏等郑氏家族高层的投降,更是加剧了这一点。

更让郑锦担心的是,若是不管铜山,那南澳要不要管,好像明年的二三月份就谣传南澳守将钟勇侯陈豹要投降的情报。若南澳在失守,那郑家军真的在大陆上没有立足之地了。

这是郑锦绝不允许的。

陈永华有些疑惑的问道:“李掌事,蔡禄与郭义密谋投降之事,可确保情报的准确性吗?伪清是否率领三千人马在南诏接应二人?”

邓会、洪磊对此也有些疑惑,要知道这蔡禄、郭义二人被藩主提拔于行伍,多年来奋勇作战,战功赫赫,这才被藩主任命为镇将,这对他们二人的恩情不可无不大,为什么会突然想要叛变呢?其中会不会有什么误会?

李布坚定的道:“诸位,消息确实,已经经过再三确认,探子不止一次见到蔡郭二人派出亲信与黄梧在潮州府相见。

经查,蔡禄与郭义与原后提督万礼是结拜兄弟,三人感情极好。去年,藩主北伐,万礼战死于南京城下,藩主为其祭祀忠臣祠,位在第二,仅次于甘辉将军。后面核实发现万礼是战败偷逃,想要投降伪清,但不幸溺水而死。藩主大怒,但又不能宣扬此事,只好将其从忠臣祠中撤出不在祭祀。这事引起蔡禄。郭义二人的不满,对此纷纷不平,认为藩主赏罚不公。

黄梧得知此事,暗中与蔡禄、郭义联系,经黄梧游说,二人决定投降伪清,欲占领铜山以为进身之阶。”

陈永华长叹一口气,道:“原来如此啊,这就不奇怪了。就是不知道伪清给了他们二人什么封赏,竟然让他们如此上心?”

李布嘲讽道:“伪清可是很下本钱的,伪清中枢同意授予郭义、蔡禄左都督,加太子太保,爵位三等阿思哈尼哈番,世袭八次。”

陈永华等人连连叹息,为已经分道扬镳的二人感到惋惜,冯锡范眼中闪过一抹贪婪和嫉妒,这爵位官衔确实不低啊。

冯锡范再次请求道:“世子,此事还是交由下官负责吧。”

郑锦淡淡的道:“铜山之事,事关重大,我军第一大造船厂和军器厂不容有失,岛上八万民众不容有失。本世子决定亲征铜山,以最快的速度将其拿下。”

陈永华大惊,道:“世子,此事万万不可。思明州情况复杂,正需要世子镇守。铜山虽重,但忠匡伯张进尚在,只需派遣一员大将,里应外合,就可拿下蔡郭二人。何需世子出征?”

冯锡范心中有些不满,认为世子这是不想他立功而抢他的功劳。区区蔡郭二人,怎么能够劳动世子出马呢?他也劝道:“世子,千金之子不坐危堂。铜山虽重,但不及世子万一。蔡郭二人,既然已经暴露,想要拿下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