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室会上书请皇上管教公主。”
林观复手一顿,终于舍得正眼看杨世羽,她突然笑了,“杨将军,我有些好奇了,你做这些,是回京前朔方侯叮嘱你的,还是你自己的主意?”
杨世羽:“义父心中只有守卫北境,只叮嘱臣回京后要小心行事。”
林观复也不知道信没信:“杨将军的心眼可真多啊。”
杨世羽也不管她这句话是感慨还是讽刺:“公主早有准备?”
林观复抬眸:“本宫就等着他们参。”
翌日,朝堂之上。
御史台的周御史果然率先站出来:“皇上,昭阳公主强掳百姓几十余人,百姓怨声载道,京兆尹迟迟不敢办案,请陛下明察。”
景和帝揉了揉眉心,好似苦恼:“正巧今日昭阳进宫了,福安,去问问昭阳可有此事。”
福安快速地夹着身体退去,周御史眉心一皱,“皇上,此事”
景和帝直接打断他的话:“御史台行事还没霸道到你们说是什么就是什么。”
御史台其他人看了一眼周御史,他总算是暂时消停下来,其他人更是老神在在,决计不掺和进这件事。
福安回来得很快,倾身到景和帝跟前说了些什么,景和点点头,底下的臣子眼观鼻鼻观心,皆没有生出多余的好奇心。
“昭阳承认确实有此事。”景和帝直接说。
满朝哗然。
周御史乘胜追击:“公主既然已经承认,请陛下严惩!”
景和帝还未开口,福安讪讪地道:“皇上,公主有话让奴婢传达。”
周御史眼神不善地看向福安,在他眼里,福安也不是好东西。
景和帝:“说吧。”
福安:“昭阳公主说了,此事御史台既然参她,作为当事人,她可否有当庭辩驳的机会?”
殿内瞬间炸开了锅。
“荒唐,女子岂可擅议朝政?”
“公主这是要牝鸡司晨吗?”
景和帝目光一冷,抬手压下众臣喧哗,目光沉沉:“大晟自开国以来,多的是太后垂帘听政,先帝在时,大长公主更是有议论军机朝政之权。怎么,短短几十年,诸位爱卿连我朝的惯例都忘得一干二净了?”
底下鸦雀无声,有几家垂着头,心里不知道在想什么。
景和帝扫视群臣,语气不容置疑:“明日,昭阳当庭辩驳。”
周御史着急了:“皇上,这不合规矩!”
景和帝冷冷道:“御史台参公主,想凭你们的三言两语定罪吗?周御史连公主的辩驳机会都不愿意给,朕该庆幸你们只是御史而不是京兆尹,但朕也觉得可悲,大晟的御史居然霸道至此。”
御史台的人齐齐跪下请罪,道万万不敢。
“景昭义判案都要讲究证据,还要给罪人辩驳的机会,朕不知御史台何时有了此等权力。”
“皇上恕罪,御史台万万无此不臣之心。”御史大夫听着景和帝的诛心之言,一副痛心疾首的表情叩首。
众臣哑然,一墙之隔的林观复自在地斜倚着,看到退朝回来的景和帝露出灿烂的笑容迎上去。
“父皇可真威风。”一副向往的语气。
景和帝见到她十分头疼:“你和杨世羽在做什么?他居然陪着你胡闹?”
女儿身边的事情他自然知道,只不过因为有林观复下命令,一些近身的消息没传到他耳朵里。
林观复不服气道:“父皇,您这话我不爱听,什么叫做陪着我胡闹?这次,可是你心里的英才拉我下水。”
景和帝看着她还一副孩子气:“明日当庭辩驳,你将事情交代清楚,父皇让人帮你准备说辞。”
林观复听了觉得好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