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晚上的两个小时的特定演出,凑热闹的人还挺多,很多人都是看看演出又溜达到旁边的小吃摊买东西。
睦邻居更是张灯结彩,宽敞明亮的场地足够包容更多人,林观复也见到了很多老人的子女。
李建国的儿子也是当兵的,难得回来和老父亲一块过年,林观复难免听到了一个熟悉的话题——催婚。
看着被念叨的装聋作哑的年轻人,林观复同情地默默转身就走。
解救是不可能解救的,虽然知道李建国不是那种疯狂催婚的人,但她还是不太想掺和这个话题。
张素琴的女儿也带了洋女婿回来,林观复眼睁睁看着半个月时间就把脸吃圆了的外国友人,都担心等到年过完回去,外国友人的亲朋好友还能认出来吗?
张木华注意到林观复的眼神,笑着走过来:“他在国外还说不重口腹之欲,现在倒是打脸了。”
林观复笑着说:“能吃是福。”
当然,如果毫无节制地吃下去,还是要控制下。
要不然就有点不那么赏心悦目了。
“小林老师,真是谢谢你。”张木华突然说,“以前我在国外,我妈基本都是一个人闷在家里,现在整个人都开朗了许多,像是回到了以前在学校有事干的精神。”
林观复目光落在老人们身上:“张老师也帮了我很多。”
在一片喧闹的喜庆中,林观复接到了一个电话,是之前报导睦邻居的记者打过来的。
“林小姐吗?我是上次采访你的苏琰。告诉您的一个好消息,睦邻居的系列报道引起了市里的高度重视,经过专家评委和实地考察,决定讲睦邻居评选为社区治理与养老服务创新优秀案例,还要在年度总结大会上隆重表彰,在全市内组织学习和推广。恭喜您!”
苏琰的声音充满着激动,显然作为这系列报道的记者,她的升职加薪也跑不了。
林观复听着电话,目光却不由自主地投向窗外。
夜色悄然降临,城市的夜空却并不清冷。
“谢谢苏记者,也替睦邻居谢谢市里的认可,这对我们来说是鼓励,更是一种责任。”
挂断电话,她将手机放回口袋。
窗外,一束巨大的金色烟花轰然炸开。
林观复忍不住想:这又是哪位勇士?
希望今天一切平安!
明天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