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公府便热闹非凡,一大批勋贵如潮水般涌来。
他们一个个神色匆匆,却又难掩心中的好奇与期待,都想着尽快搞清楚这大明国债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到底值不值得他们掏出真金白银去购买。
与此同时,首辅薛国观以及六部官员的家中,同样迎来了一批文官。
这些平日里在朝堂上侃侃而谈、运筹帷幄的官员们,此刻也放下了身段,纷纷前来探寻这大明国债到底是什么东西。
要是放在以往,这些勋贵和文官们为了避嫌,肯定是不敢如此明目张胆、频繁地出入他人府邸的。
毕竟在朝堂之上,结党营私可是大忌,一旦被人抓住把柄,那可是要吃不了兜着走的。
但这次的情况却截然不同,因为大明国债之事乃是崇祯皇帝特意允许的国策。
有了皇帝的背书,这些勋贵和文官们自然也就没了后顾之忧,大大方方地将前来询问的人全部请进府中,还准备设宴盛情招待众人。
一时间,各府之中觥筹交错,欢声笑语不断,都在围绕着这大明国债展开热烈的讨论。
夏德武那边的情况与勋贵和文官们这边也相差无几。
事实上,商人们对于大明国债的热切程度远远超过了勋贵和文官们。
毕竟商人嘛,向来都是以利益为重,他们的眼睛里只盯着那能带来收益的买卖。
即便这大明国债的利润或许并不算大,但只要是稳赚不赔的买卖,商人们自然是不愿意轻易放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