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等!”参议员的光团骤然靠近,“下一题,仍围绕甚低速力学基本近似定律。”
“试题14号:叙述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间力的关系。”
更多孩子的声音汇入,像一群雏鸟的合唱:“当一个物体对第二个物体施加一个力,这第二个物体也会对第一个物体施加一个力,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试题14号通过!试题15号:说明物体质量、所受外力与加速度的关系。”
“一个物体的加速度,与它所受的力成正比,与它的质量成反比!”孩子们的声音整齐划一,在数字虚拟空间中激荡出细碎的光纹。
“试题15号通过!文明测试通过!确认目标恒星500921473的3号行星,存在3c级文明!”
执政官的光团剧烈闪动:“奇点转向!脱离目标!!”
……
影厅内观众们看着幽绿色雾球猛地调转方向,擦着太阳的日冕,消失在星际尘埃中。
一种难以言喻的情绪,充斥在他们心间。
远处的蓝色星球上,孩子们还在围绕着自已的老师背诵物理定律。
他们不知道。
刚刚有一场宇宙级的判决,因他们的声音逆转了。
“这就是我想看到的科幻电影!属于我们自已的华语科幻!”郭凡难掩激动,攥着拳头在观影席后排喃喃道。
《乡村教师》这部电影,不像好莱坞那边的“大战外星人”。
而是从人文情怀出发。
将“宏大宇宙”与“微小个体”推向极致碰撞。
李老师并不知道自已教的知识,会挽回一场宇宙级的危机。
他只是出于最朴素的责任感。
要让孩子们知道些东西,不能像祖辈一样睁眼瞎。
然而,他却在无意间完成了“文明火种”的传递。
这种“不知名的伟大”,体现了教育的价值从不是即时的“有用”,而是为文明埋下“可能性”。
文明的延续,从来不是靠强大的科技或庞大的舰队。
而是靠一代又一代人对知识的传递,对责任的承接。
哪怕这位传递者只是个偏远山村的教师。
他手中的粉笔,也可能是拯救文明的“钥匙”。
“华星影视传媒,是真正想要拍好华语科幻!”郭凡心中涌现出敬佩之情。
就和方元一样。
他知道《乡村教师》前面的剧情很是平淡。
相比科幻片,更像是一部文艺片。
但那又如何?
世界上从来没有一蹴而就的事情。
任何发展都要一步一步来。
至少现在,郭凡相信华语科幻的希望,已经出现了。
不谈能够抗衡好莱坞那边的科幻大片。
但那股从科幻中衍生出的最朴素的情感,肯定能够打动国内观众!
“真是不错啊,没想到会是这样的科幻电影,我还以为又是大战外星人那一套。”
“原本还担心会落入俗套,没想到把教育和科幻元素结合得这么妙,看到孩子们一起背诵牛顿三定律的时候,我身上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这种科幻片真是有味道,不是靠特效堆出来的,而是真的能戳到心里去那种。”
“刚开始还觉得剧情节奏慢,但看到宇宙判决被孩子们逆转后,突然就懂了前面铺垫的意义……”
周围断断续续响起细碎的讨论声。
很明显,通过极致反差构建出来的叙事张力,深深打动了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