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梵高之死》带来的震撼,何为艺术?(万字大章)(5 / 10)

异的光晕,每一朵向日葵都像在火中涅槃重生,绽放出比生前更加耀眼的金色光芒。

然后,赵小刚突然恢复清醒,茫然地站在一片麦田里。

“你是谁?我从未在奥维尔小镇见过你。”头戴一顶磨损的草帽的中年男人,满脸警惕地盯着赵小刚这个长相奇怪的人。

赵小刚还没反应过来,但当他看到草帽下那张熟悉的面孔,整个人瞬间呆在原地。

梵……梵高?

消瘦、憔悴,脸上有着浓密的红色胡须,还穿着一身破旧、沾满颜料的深色外套。

这就是梵高啊!

赵小刚激动起来,连连开口说着什么,兴奋异常。

然而很明显,两人语言不通。

这时,赵小刚忽然想起自已手中抱着的“向日葵”,赶忙拿给梵高看,用手不断比划着想表达自已的意思。

梵高见状很快平静下来,缓缓抬手灌了自已一瓶酒,喃喃道:“原来,是我又出现了新的幻觉,难道我真的疯了吗?”

他才刚把“向日葵”画出来,怎么可能出现在外界?

唯一知道的人,只有他的好朋友高更。

那天高更为他带来了新颜料和一种黄麻质材的画布。

但很快,两人因为艺术理念上的差异发生了剧烈的冲突。

情绪激动之下,梵高用剃须刀割下了自已的耳朵。

高更在惊恐中离开了这里,离开了梵高。

于是,梵高在对高更的思念中,画出了15朵向日葵,消除了一切可能带来现实主义联想的细节,以迎合高更的艺术趣向。

因为他要把这一幅画送给高更。

但,一切都是徒劳的。

高更走后再也没与他见过面。

因为对友情的期望过于强烈,对友情过分看重,当对方让他失望之后,由此而来的痛苦对梵高来说是致命的。

失去高更的梵高从此一蹶不振,于是在两年后的1890年,他放下画笔,拿起手枪,结束了自已37岁的生命……

“竟然是……穿越。”程龙微微愣神。

他对这个可不要太熟。

由他主演的《神话》,就有梦中穿越的桥段。

或者说是前世今日。

《梵高之死》这段剧情,还是跟《神话》存在很大不同。

而放映厅内的观众,虽然对此感到有些意外,但也并没有什么反感。

因为早在《梵高之死》首映前的宣传,就已经着重说明,该片是魔幻现实主义风格。

况且,这场“穿越”,怎么看怎么像是赵小刚临死前产生的幻觉。

因为赵小刚和梵高身处的这片麦田,整体运用了极其意识流的特效渲染,看起来就跟假的一样。

包括天上的云,还有吹过来的风,都有明显的特效痕迹。

所以,到底见到梵高是赵小刚的幻觉,亦或者赵小刚是梵高的幻觉?

大家不得而知。

只觉得这种表现形式很新奇。

自此,影片开始第二幕。

……

“越来越有意思了,这种影像风格以前从未见过。”让-吕克·戈达尔眼中生出浓厚的兴趣。

不是因为方元独创的意识流影像风格。

关于风格的创新,让-吕克·戈达尔一生不知道见过多少次。

《梵高之死》第二幕“穿越”的影像风格变化,有种现实和抽象结合的美。

他欣赏的就是这点。

方元使用好莱坞最前沿的特效数字技术,用在了这么一部文艺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