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即他拨通电话,联系大陆酒店经理温斯顿。
对方沉默两秒:“约翰,你确定要重启这一切?”
然而回答温斯顿的,只有子弹上膛的金属脆响。
复仇如同多米诺骨牌。
约翰血洗红圈俱乐部,夜店的镭射蓝紫与枪火的炽白在黑暗中炸裂,飞溅的鲜血在频闪灯下凝固成慢动作的泼墨画。
广角镜头扭曲的透视让整场打斗充满压迫感,整个夜店仿佛化作吞噬生命的巨兽腹腔。 方元选择用高对比度的光影切割空间,基努·里维斯近乎殉道般的近身格斗表演,堪称极致的枪械术,更是将整部影片推向高潮。
每一次换弹匣的金属摩擦声,每一记背摔撞碎玻璃的脆响,都与电子音乐的工业节拍精准同步。
尤其当他从舞池杀到VIP包厢的长镜头中,枪声与鼓点共振,子弹轨迹与夜店霓虹激光束交错,暴力被赋予了诡异的仪式感。
“厉害!”罗伯特·麦基激动得差点站起身。
狂欢的人群在枪战中仍沉迷舞动,仿佛现代社会的病态缩影。
暴力成为娱乐,死亡沦为背景音。
约翰·威克的复仇在此刻升华为一场黑暗弥撒,他用子弹为亡妻点燃血腥的祭坛。
“颠覆性的革新!将B级片的血腥暴力提炼成风格化的艺术!”
“方元导演不愧是金棕榈奖获得者,还有这段一镜到底,镜头跟随移动,让观众视角与角色同步,增强代入感。”
“我好像,已经很久没看到过如此别出心裁的动作片创新设计了……”
罗伯特·麦基心中感叹不已。
他就知道,自已接受邀请参加这场首映礼,绝对不会空手而归。
这场杀戮场景兼具优雅与残酷,血液喷溅,慢镜头与音效配合,形成“舞蹈般”的暴力韵律。
夜总会、雨夜街道、镜面玻璃空间。
深色背景搭配蓝、红、紫的霓虹。
充满风格化的视觉完全提高了这部影片的艺术性。
同时精彩程度也没半点减少。
使用合成器与重金属,营造冰冷而亢奋的节奏。
打斗场景音乐与动作节拍同步,强化视听冲击。
枪械上膛、匕首出鞘等声音被放大,突出极强的临场感!
“真实感”和“风格化”,这就是罗伯特·麦基现在最深刻的感受。
他在颤栗中感受到一种诡异的唯美,就像夜店墙上被枪火照亮的宗教壁画,神圣与亵渎在此同频共振。
而现场普通观众,并不在乎什么艺术不艺术的。
他们只觉得精彩,只觉得好看!
他们看到的是融合近身格斗的“枪械术”,换弹夹、近距爆头等堪比真实战术射击的刺激。
肾上腺素似乎在体内沸腾,最后跟随约翰·威克使用一根铅笔,刺穿约塞夫的喉骨。
全场观众爆发了第一次欢呼声。
杀死约翰·威克的狗,偷走他车的家伙,伏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