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筹集拍摄资金,将包括钢铁侠、美国队长、雷神等12个超级英雄角色的电影版权抵押,一共获得5.25亿美元贷款。
这笔资金将用来启动MCU(漫威电影宇宙)。
但即便如此,依旧不太够。
超级英雄电影,基本都是特效大片。
《钢铁侠》分配到的预算大约是1.4亿至1.85亿美元。
但别忘了,MCU又不是只有《钢铁侠》。
所以,方元愿意伸出援手,漫威感谢都来不及,怎么会拒绝?
《钢铁侠》这边漫威投入少点,其他电影就能投入多点,甚至再多开一个项目。
当然,最终还是要看《钢铁侠》的票房成绩。
要是《钢铁侠》票房大失利,漫威基本可以正式宣布GG。
失去抵押角色版权。
这是一场无法回头的豪赌!
因此,斯坦·李同样提出一个条件:“我答应了,但除了编剧之外,你还要担任《钢铁侠》的制片人……”
好莱坞和国内不同。
国内是导演中心制,一切以导演为主,导演说的算,剧组导演最大。
好莱坞是制片人中心制,虽然导演权利同样很大,但制片人才是一个项目的真正主导者。
简单来说,就是以制片人为核心的电影生产管理模式。
制片人对电影项目有着全面控制,包括资金、创意、制作、发行等环节,以确保商业利益最大化。
甚至制片人对导演、剪辑等环节,都有着绝对控制权!
后世像DC的《正义联盟》,扎克·施奈德作为总导演就没有最终剪辑权。
当然,要是你能做到斯皮尔伯格、卡梅隆那种程度,自然可以提前在合同里确定自已的权利。
又或者兼具导演与制片人的角色。
但好莱坞大部分导演,其实都无法做到这点。
甚至于,好莱坞的制片人,还可以随时更换导演。
像是影史经典《乱世佳人》,就替换过3名导演。
也就是说,方元要是成为《钢铁侠》制片人,不光要负责剧本,甚至连导演都要他自已去找!
“老爷子,你这可是给我出了一个大难题啊。”方元摇头失笑。
斯坦·李坏笑道:“既然你想投资《钢铁侠》,不就是说明你对我们这个项目很看好吗?既然如此,担任项目制片人,对你来说应该没什么问题。”
没错,方元之所以要投资《钢铁侠》,自然是认可该项目。
去年的时候,他就有这个想法,但没资金。
但如今,聚光灯影业已然有资格坐到蛋糕桌上。
特别是好莱坞其他公司,还没注意到漫威电影宇宙这块大蛋糕的时候。
虽然方元自已就在做蛋糕,而且还是两个份量不小的蛋糕。
但有机会去尝尝其他蛋糕的味道,他自然也不想放过。
于是,方元和漫威影业愉快达成新合作。
从今天开始,方元正式成为《钢铁侠》项目编剧及总制片人,主导并负责这部MCU开山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