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风靡(2 / 4)

吴家夫妻收到芳杏的新衣,第二天就穿上出去串门了。

姥姥跟着芳杏的路子走,招募村里心灵手巧的大姑娘和小媳妇来上工,在开业前培训她们,实行流水线作业。

正月底的时候,芳杏算了一下四面八方的订单,觉着布料,纽扣啥的都不够了,打电话给文芷兰,文芷兰接到电话,一分钟都没耽误,请李经理赶紧安排。

来送货的还是上次的两个师傅,这回两人有备而来,备足资金回收农产品和海货带走,又是一番皆大欢喜。

等到三月业的时候,第一波大衣和西装的订单早就完成了,剩下风衣的订单,还有个尾声,芳杏已经组织大家开始做夏衣了。

开业的那天,锣鼓喧天,鞭炮齐鸣,新河村的秧歌队在仁之大爷的带领下,舞的那叫一个热闹非凡。

村里的男女老少都围在制衣厂门口,脸上洋溢着喜悦和期待。

芳杏穿着一身新设计的春款红色裙装,亭亭玉立,落落大方地站在门口接受秧歌队的恭贺礼仪。

吴江拿着妈妈送给他的相机,不停的给他熠熠生辉的小蜗牛拍照。

拍她的笑靥如花,拍她的意气风,拍她的绝代风华。

芳杏听从覃丹的建议,除了桂叶和素欣,其他人都计件工资,不固定,实行多劳多得制度。

大家从二月份正式加工订单。

三月一号,芳杏结算上月的工资。

仁之大爷喜极而泣,他家八口人都跟着芳杏干,一个月下来,平均一个人将近二百块钱,家里不仅没了欠债,还有了小两千的存款。

仁之大爷不再要儿子们钱,让他们各自存好,好攒钱盖新房子。

这么多年,他们一大家子一直住在一起,没办法,家里负债累累,根本盖不起新房子。

四间老房子,挤了十七口人。

芳杏开了工厂,家里住的才宽绰了一点。

因为厂子的工作地点比较分散,晚上需要分三拨人看门。

芳杏让他们四家晚上轮流值班守夜。

这是两全其美的好事,他们的人对于芳杏来说相当可靠,让他们看门,她放一百个心。

爱军他们呢,不用再跟孩子们挤在一个炕上,夫妻恩爱都格外方便许多。

仁之大爷家的孩子心齐,老人不要他们的钱,他们主动的一家每月给仁之大爷十块钱,嘱咐老人家不用攒着,就留着他买零嘴吃。

仁之大爷跟蔚佑之和西井老奶感叹,“诶,临老了,快入土的人了,享上清福了,这都是托芳杏的福啊!”

蔚佑之骄傲的笑笑,“你也算老来得福,咱都好好的,健健康康的,别给孩子们拖后腿,福气还在后头呢!”

西井老奶也满足的叹气,可不是咋地,她一个孤老婆子,也跟着芳杏沾光,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

蔚蓝成了妈妈的小会计。

她从小跟着爷爷蔚佑之打算盘,她喜欢听算盘珠一起相互碰撞那叮叮当当的声音。

蔚佑之是打算盘高手,见宝贝孙女爱学倾囊相授。

所以,蔚蓝的算盘打得相当好,厉害到可以左右开弓。

厂子订单一多,有些账芳杏和素欣两个人也扒拉不过来,算费用,算人工,算成本,算税收,算盈余,她们俩算的头昏脑胀。

蔚佑之和蔚蓝挥了巨大的作用。

祖孙俩,一人拿着几摞单子,噼里啪啦的,一阵功夫,算的清清楚楚。

这真是算盘一响,黄金万两。

第一批订单完成,祖孙俩算盘一扒拉,去除建厂的各项费用和开支,以及工人们的工资和姥姥那边的盈利,芳杏净赚六万八千三百七十八块钱。

开门红啊!

桂叶和素欣更是欢欣鼓舞,芳杏给她俩开一个月四百的工资。

一开始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