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科研之路,达者为先!(3 / 4)

徐爱民院士等人再次被震惊了。

身为生物学界的大佬,他们很清楚,陆云提到的“两重保证”和“三重互锁设计”,技术难度都有两三层楼那么高,可是陆云轻松就将这些设计融入了L基因载体中,仿佛跟喝水一样简单。

这一刻,他们对陆云的科研天赋有了清晰的认知,那就是天才的思考,再加上天才的执行力!

而这两项能力,都是他们梦寐以求的。

与此同时,他们也迫不及待的想要亲眼看到陆云研究出来的L基因载体,以及L基因载体的功效!

“陆云,能不能现在就给我们提供一些样本,我们想立刻开始验证。”

徐爱民院士面色和蔼的说道,此时此刻,他没有把陆云当成后辈来看待,而是……当做同辈。虽然两人年龄相差悬殊,地位也相差悬殊,但是,科研之路,达者为先!

“当然可以。”

陆云点点头道,当王建国院士跟他说会带人过来做技术评估时,他就利用“绝对掌控身体”的能力,制造了大量L基因载体-电鳗模块,放在低温保存的采样管中。

随即,陆云便将装有L基因载体的采样管取来,交给徐爱民院士。

然后,徐爱民院士将所有教授分成三个小组。

1组负责对L基因载体-电鳗模块的样本进行详细分析。

2组负责对头顶长出两个触角的小白鼠进行解剖分析。

3组负责用L基因载体对4只小白鼠做基因改造实验,全程观察记录。

在生物实验中,这些都是“苦力活”,平时基本上都是这些教授手下的研究生来做,他们只需要发号施令。

但是此时此刻,这些教授干劲十足,抢着要干这些“苦力活”。

“太完美了!L基因载体的结构太完美了,简直是浑然天成的艺术品,完全看不出是人工制造的。”

大约五分钟后,一位四十多岁的教授用双光子共聚焦显微镜,亲眼看到L基因载体后,忍不住发出惊呼声。他叫李致远,别看他只有四十多岁,身份却不简单,拥有长江学者的称号,普通大学想聘请他当教授,他想都不想就会拒绝。

而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