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论新政(2)(3 / 3)

p> 由此看来,无论是东林党还是复社,虽然很多人渣,但也存在不少真正心怀家国的仁人志士。

大明当前发生的种种大事,对冒辟疆这类社会精英的意识形态造成很大的冲击,他们当中就会有人开始怀念和反思。

他们怀念大明开国之初,武德之充沛,吊打外族,万国来朝。

反思大明这些年种种弊端。

如军事武力之薄弱,先是被农民军干掉了崇祯,半壁江山都被建奴鞑子占据。

直到朱由崧查抄不法盐商,重整军备,数次击溃南下的建奴鞑子,让大明军队重现昔日雄风。

像冒辟疆这类人心中也是希望革新朝政的,所以会痛陈时弊。

朱由崧不喜欢东林党和复社的那些伪君子,但是他并不讨厌真正的儒生。

“冒公子,你是江南名士,难道就没有想过为朝廷改制革新尽一分力?”

冒辟疆苦笑道,“在下只是因为家世余荫,空有些虚名罢了。

“况且在下才疏学浅,科举屡试不第,又岂敢轻言为朝廷效力。”

“难道冒公子不知皇帝设立了新学,正在广招天下读书人,为新政培养人才,怎么不去一试?”

冒辟疆听了脸色有些讪然,摇头支吾道,“新学之事,在下自是有所耳闻,只是在下懒散惯了,庶务半点不通,怕是做不来。”

看冒辟疆的神色,朱由崧知道他并不是做不来庶务,而是以他的家世地位,不愿意放下身份去做吏胥。

像冒辟疆这种贵族世家的读书人,视吏胥为末流,科举才是他们心中的正途大道。

就是科举不中,也是家世丰厚,有名气有地位,不可能去新学,然后做吏胥。

这可是关乎面子的问题。

看来想让冒辟疆这种人从地方吏员做起,积累经验,似乎有点不现实了。

朱由崧心里暗自沉吟,想着该如何才能让冒辟疆他们这类人为朝廷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