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元勋乖乖的做复社背后的金主还好,敢明面上出来和高杰谈判,让官绅们吃进嘴的银子吐出来,不死才怪。
复社领袖张采能死,四公子之一的侯方域能死,郑元勋为什么不能死。
朱由崧轻轻吐出一口气,“世人只知高杰等人贼性不改,不行国事。勇于虐民。”朱由崧咬着牙说道,“却不知朝廷360万两军饷,被官绅们贪了九成,而高杰只拿到了区区4万两。”
崇祯十七年五月,朱由崧在应天府登基称帝,从5月至9月,短短四个月内,陆续拨了360万两银子给高杰、黄得功、刘良佐、刘泽清四人作军饷。
但是没多久,这四人就纷纷奏请乞饷。
弘光朝廷明明就给了360万两军饷,四人却还纷纷哭穷。
怎么回事?
朝廷发的军饷银子全让人给贪了。
这些军饷还没出户部国库,就剩下不到200万两。
到了督师史可法手里,只剩40万两了。
其他三人锦衣卫还没查到实际拿到多少军饷,但从邢如意口中核实,当年兴平伯高杰只拿到了4万两银子的军饷。
高杰手下近二十万人要养,区区4万两银子,你让他怎么办,自然是开抢。
抢谁?
这个时代普通老百姓苦哈哈一个,家里能有多少油水。
所以抢劫目标往往是放在那些地方豪绅身上。
毕竟抢一个豪绅抵无数个苦哈哈,然后高杰的名声自然好不到哪里去。
也就是说高杰兵围扬州,并不是史记上那样看中扬州繁华,想安排家眷或纵兵劫掠,而是在逼饷。
当时弘光朝建立没几个月,扬州城全是豪绅民壮,兵都没几个。
高杰率大军一个多月都只是围而不攻,这也就对应得上是什么原因了。
高杰不想造反,而是在武力逼饷。
最后扬州那场闹剧是史可法出面解决的。
史可法为了平息这事,在扬州一个多月,也同样无法让官绅们拿银子出来。
最后史可法上书朝廷,让高杰四人可在自己的防区收税才解决了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