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组合拳(2)(2 / 4)

贤之道。自今百司见任官员之家,有田土者输租税外,悉免其徭役。”

“陛下,给予天下士人优免,乃我大明太祖定下的祖制,为的就是收拢天下民心,您是承我大明正统,若是废除这一特权,必将使天下人离心离德,此乃大害也。”

朱之臣说的是朱元璋定下优待官绅阶级的原文。

意思就是你弘光天子自诩大明正统,要是这样搞,到时候天下士人都不认你这个皇帝,这是要完蛋的节奏。

当初朱元璋会定下这个优免政策,其实主要还是拉拢读书人,稳定天下人心。

南方的士绅阶级,从唐宋时期开始,无论是在政治、文化和经济方面都有很大的影响力。

特别是在宋朝政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元朝时期的蒙古人,他们对南方的统治可以说更随便,居然还有采取包税制,更是允许官员们放开手脚随便贪,更是让士绅阶级壮大。

以朱元璋的出身,内心肯定是讨厌士绅阶级的,但是在政治上,又不得不拉拢南方士绅阶级。

因为士绅阶级就是维持大明的基石,更是大明朝的血肉。

历朝历代都是如此,士绅阶级是王朝的一大顽疾,也是维持一个王朝兴衰的根本。

因为这个时代天下的话语权,是掌握在士绅阶级手里的。

朱之臣继续说道,“陛下,俗话说,学成文武艺,卖与帝王家。”朱之臣说着侧身扫了一眼四周朝臣,“天下读书人为了什么读书?”

“读书就是为了入朝当官,为得就是脱离民籍,与民区分开来,为得就是被君王高看一眼,为的就是能得到朝廷的优待。”

“如果官绅一体纳粮缴税,又与普通百姓有何区别,那天下人又为什么要读书,为什么要做官呢?”

朱之臣叹息一声,“陛下啊,这天下人,怎么能贵贱不分呢?”

朱之臣说得很直白,也是事实。

天下又有几个真正的圣人,绝大多数人努力读书,不就是为了考进朝廷编制当官,做人上人么,那是读书人最基本的动力。

谁能经得起“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诱惑。

很多人说大明官员的俸禄低,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