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大明宗室(2 / 4)

朝宗室的名声非常差,反正那些嫡系顶尖宗室也被喷,穷的宗室支脉偏门也被喷。

那些顶层富贵宗室被喷,这其实都没话说,谁让他们如蛀虫一样,占那么多资源,过着好日子呢,还干了那么多数不胜数的坏事。

但是那些穷得快饿死了的宗室为什么也被喷,这就是明朝操蛋的宗室制度问题了。

万历末年,登记在册的皇室成员有十几万人,这么多人如果按祖制,全部都要朝廷发禄米养着,一年要850万石米粮。

明朝那点税收,朝廷怎么可能养得起呢,于是从嘉靖帝开始就开始赖账,不给那么多?米了。

到万历以后赖账慢慢就习惯了,崇祯时期大多开始直接不给了。

但那些跟历代皇帝亲近的宗室又给的非常多。

比如万历自己的弟弟潞王、和万历的儿子福王,一个个富得流油。

宗室成员士、农、工、商都不得参与,除了吃喝等死,啥也不能干,又没有营生途径。

绝大多数宗室成员没了?米后,许多中下层宗室处于极大的困苦当中。

这些人本来就没有什么收入,还要面对明末后期物价上涨和灾荒频发。

他们有时候连基本的温饱都难以保障,更别提享受什么优越的生活了。

看着那些高高在上、富贵无比、吃喝玩乐、不知人间疾苦的王爷们,旁支偏脉的宗室心中充满了愤慨和不平。

所以最不团结的就是明朝宗室。

在这种情况下,有些宗室成员为了求生或者是报复,选择了各种各样的活法。

比如有的宗室直接上书得罪皇帝,只是为了能去凤阳吃牢饭。

周王朱橚的六世孙,有个叫朱勤熨的,袭镇国中尉,因为朝廷没有发?米,便直接上书对嘉靖皇帝表示不满,被嘉靖贬为庶人,关去凤阳吃牢饭了。

朱勤慰当时有一个儿子,原本按照祖制向朝廷请求赐名,宗亲成员只有在赐名成功后,才得以每年去向朝廷领取禄米。

但是他父亲得罪了嘉靖帝,又不敢去奏请赐名,全家都面临挨饿的情况。

有人向他献计,都快面临饿死了,不如和他父亲一样去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