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盐商跌倒,弘光吃饱(2 / 3)

都是名声极差,查出他们暗地里干了不少坏事的小盐商。

“皇爷,我回来了。”

只见田成挥舞着拂尘,迈着轻快的小碎步,远远的就喊了一句,朝朱由崧走来。

“奴婢叩见皇爷。”

“好了,好了,快起来吧,”朱由崧问道:“扬州那些盐商的家都抄完了?”

“回禀皇爷,整整抄了六天,把他们的钱粮和商铺都抄出来了,但是那些田产庄园等等,怕是还有得忙呢。”

这点朱由崧早就猜到了,那些盐商差不多是扬州城最富有的那一小撮人,家产分布很广。整整二十家,抄家的锦衣卫和太监加起来不到一千,不是短短几天就能查抄完的。

田成开始向朱由崧汇报截止目前查抄出来的总财产。

二十家盐商总共抄出白银差不多1200余万两。

朱由崧听到后都震惊了。

1200万两是什么概念!

这个时期普通有手艺的工匠一个月不超过1点5两银子,而一个女织工一个月工钱才4斗米。

绝大多数家庭一年收入不超过20两银子。

1200万两银子,得60万户普通百姓不吃不喝干整整一年啊。

这尼马太多钱了。

这个时期的白银虽然比起明朝中期要贬值了些,在江南一两多银子差不多能购买一石糙米,1200万两差不多能买1000万石大米。

一石米够一个成年人吃四五个月。

当然如果把这1200万两银子全部拿去买米,肯定是买不到1200石米的。

市面上有没有那么多米不说,如果一下子在市面上投入1200万两白银,肯定要通货膨胀。

这个时期大多白银都被那些乡绅地主老爷们藏在了地窖里,市面上流通的白银恐怕反而还没藏起来的多。

但这抄家就是爽啊。

这样搞下去,朱由崧怕自己得抄家抄上瘾,这来钱太快了,难怪李自成在北京拷饷会收不住手。

因为这抄家岂止是爽,简直就是爽歪歪啊!

你以为这就完了。

这可还没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