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京营(2)(3 / 4)

的热血青年,朱小菘把这些说给他听,是让他明白如今天下局势。

当然这些信息都是来自朱小菘的历史知识,而不是什么密报。

郑森一脸震惊,“陛下,顺贼虽然在山海关一战被重创,但依然还有数十万兵力,这么快竟然连老家都要丢了,建奴竟强悍如厮,那朝堂大臣们的联虏平寇之策,岂不是本末倒置。”

朱小菘叹息一声,“岂止是本末倒置,简直就是糊涂之极。”

朱小菘向郑森推心置腹,

“甲申之变,烈皇殉国,因朕的父王和东林党的那段恩怨纠葛,朕本身不讨东林党那帮文人所喜,是由卢公公、马士英和现在江北四镇的二刘、高、黄等人拥立才登上大宝。”

“朕原本想要重整乾坤,奈何现在朝堂内部人人相争,满朝官员只想着如何损公肥私,外面那些武将嚣张跋扈,勇于虐民,怯于大战,我朝危矣。”

“而你也看到了,这京营糜烂至厮,要是不加以整顿,建奴南下之时,就是我朝覆灭之日。”

朱小崧一脸的忧心,

“现在朕需要人帮我整顿这北大营,你可愿担当此任。”

朱小崧选择北大营,并不只是因为北大营闹饷,而是因为其他武勋参与北大营事务较少。

他仔细查过,北大营和南大营大多兵员都是各处新调来的,只有赵之龙一人瓜葛最深。

东大营才是京营老营,那里才是武勋们的利益链,传闻和首辅马士英都有瓜葛。

郑森听说清军这么快就击败李自成,心中久久难以平静。

但显然没想到皇帝会突然让他整顿军营,郑森完全没有半分准备,一时整个人都呆住了,愣了一会儿才喃喃道,

“陛下,草民只是个秀才,并无功名在身,怕是难担此重任。”

“郑森,朕听闻你向钱谦益建言,痛斥其弊的事迹,就知你是个敢作为,有担当的热血好男儿,所以朕才带你来此。”

朱小菘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再说你文武双全,朕相信你行的,朕并不怕你做事出错,而是现在要有人敢去做呀。”

虽然现在的郑森只是个秀才,也没有带过兵,但朱小菘是相信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