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刚蒙蒙亮,聚落的晨钟就“当!
当!”
地响了起来。
这口锈迹斑斑的铜钟挂在老槐树杈上,是老石头年轻时从废弃的驿站捡来的。
敲钟的是个扎羊角辫的小姑娘,踮着脚拽着钟绳,每敲一下就蹦起来笑一声,清脆的笑声比钟声还亮。
姜玉华被钟声叫醒时,现自己躺在土炕边的草垫上,身上盖着件带着阳光味的粗布毯。
赵风心已经在屋外帮着妇人挑水,木桶撞在石阶上出“咚咚”
声。
凌安蹲在鸡窝旁,正盯着刚下蛋的母鸡呆,手里还捏着片菜叶,被鸡啄了手也不躲,反倒笑出了声。
“醒啦?”
老石头端着个豁口的粗瓷碗从屋里出来,碗里盛着金灿灿的小米粥。
“快来吃,这小米是今年新收的,就着腌萝卜丝,舒坦!”
姜玉华接过碗,坐在门槛上小口喝着。
粥里混着几颗红豆,甜丝丝的。
不远处,阿木正跟着几个孩子用树枝在地上画圈,玩着不知名字的游戏,输了的人要被刮鼻子,笑声吵得连槐树上的麻雀都飞起来了。
“这钟啊。”
老石头在他身边坐下,吧嗒着旱烟。
“以前是驿站报时用的,后来驿站废了,钟就成了聚落的规矩。
敲钟起床,敲钟吃饭,敲钟熄灯。
别看简单,心里有了准头,日子就稳当。”
赵风心挑完水回来,额角挂着汗珠,甩了甩手上的水:
“老石头叔,下午我跟凌安去看看西边的水渠吧?听婶子说漏水好几天了,再不修,菜地里的黄瓜该蔫了。”
“行啊,水渠边的石板得用撬棍挪,我那把老骨头可使不动了,就靠你们年轻人。
对了,姜小子,你不是懂点木工吗?聚落的磨盘松了,下午也搭把手修修?”
姜玉华一口粥差点喷出来:
“我……我就小时候学过几手,不一定行啊。”
“试试呗!”
老石头拍了拍他的肩膀:
“过日子嘛,哪有那么多一定行,动手试试,不行咱再想辙。
你看那磨盘,转了十年了,松了就修,修好了还能再转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