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概念吗?
“除了呼应主角的身份,X也有未知嫌疑人的意思,就是一个代称。”
很好,很有精神,这种喜欢问问题的才适合写东西,管他重不重要呢,问了再说。
在简单介绍完剧情后,余惟把自己在飞机上更新的《恶意》第四五章发了出去。
写到这已然过半,余惟打算努把力尽快把《恶意》写完,要不然读者这本还没看完又开始等下本书,很容易迷糊。
前三章的剧情里,野野口修引导大家发现所谓自己给日高代笔的证据,引起了轩然大波,舆论开始同情凶手,诋毁受害者。
不得不说东野圭吾对人性的探究很有前瞻性,96年的书,时至今日依旧完美适用。
网络上墙倒众人推的情形,反复造神毁神的背后,又何尝不是一种恶意。
在前两章的章评里,他还真的看到不少对日高口诛笔伐的评论,虽然剧情肯定有反转,但这人肯定也不无辜。
只能说先入为主的刻板印象还是太重了……
四五章剧情是《恶意》的重点反转,警官通过烟头红酒等细节发现野野口修供词的矛盾,并对其所述动机产生怀疑,开始追溯两人学生时代的关系。
结果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野野口修曾是校园霸凌受害者,后为自保沦为施暴者帮凶。
而日高始终反抗霸凌,两人性格形成鲜明对比。
从这里开始,野野口的丑陋行径就藏不住了,后面的剧情都是对真相的揭露,以及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