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申请笔迹鉴定,结果也是一样的。
第五,也是最致命的,质检中心化验员陈工的出庭,以及这段偷拍的视频,彻底击碎了“被蒙蔽”、“不知情”的最后一块挡箭牌!
证据链,已经形成了闭环。
人证、物证、动机、旁证,环环相扣,滴水不漏。
完了吗?
不。
金凯猛地睁开眼,那双精于算计的眼睛里,闪烁着一种近乎疯狂的冷静。
只要庭审还没结束,只要审判长还没落槌,就还没完!
他的大脑开始以超负荷的速度运转,飞速地分析着眼前的死局。
第一条路:攻击证据链的合法性。录音、视频,都是偷录偷拍,属于非法证据。
这条路,行不通。
金凯立刻否定了这个想法。在涉及二十三条人命的重大刑事案件中,法庭更倾向于查明真相。
这种轻微的程序瑕疵,在巨大的公共利益和司法正义面前,根本不堪一击。更何况,他已经就录音提出过一次反对,被驳回了。再提,只会显得自已黔驴技穷,惹怒审判长。
第二条路:攻击证人的可信度。刘全是为了减刑,陈工是收了封口费又反悔。
这条路,也堵死了。
证人的人格或许有瑕疵,但他们不是孤证!
他们的证词,被那份亲子鉴定、银行转账记录、以及这段偷拍视频,支撑得稳如泰山。
证据已经形成了相互印证,再攻击证人的人品,已经毫无意义。
那么,还剩下什么?
金凯的视线在卷宗上飞速扫过,从“重大责任事故罪”到李明远提出的“故意杀人罪”。
等等!
故意杀人!
金凯的脑中仿佛有一道闪电划过!
他找到了!
他找到了最后的破局点!
是的,事到如今,周建国“知情”这个事实,已经无法反驳。录音和视频已经把他钉死在了耻辱柱上。
但是,“知情”,不等于“故意”!尤其不等于“故意杀人”!
金凯的思路瞬间清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