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章 圆梦航天10(2 / 2)

论,突然想起前世看过的一种解决方案。她犹豫再三,还是举手发言:“也许可以尝试改变喷注器孔排列方式,破坏振荡耦合...”

会议室突然安静下来。几位老工程师交换着眼神,有人露出不以为然的表情。

但课题组长却若有所思:“这个思路有意思。小林同志,你能详细说说吗?”

林乔走到黑板前,画起了示意图:“就像这样,采用非均匀分布,打破对称性...”

讨论持续到很晚。最终,课题组决定成立一个小组尝试这个新方案,林乔也被吸收进小组参与计算工作。

接下来的日子里,林乔每天都工作到很晚。没有先进的计算工具,大部分计算要靠手算和计算尺完成。她的手指磨出了茧子,草稿纸堆了厚厚一摞。

一天深夜,她正在为一组复杂的数据头疼,突然有人递来一杯热茶。

是王总工。他不知何时来到了办公室:“年轻人有干劲儿是好事,但也要注意身体。”

林乔连忙起身:“王总,我马上就算完了...”

王总工摆摆手,拿起她的计算稿看了看:“思路很清晰。不过这里,”他指着一处计算,“这个假设太大胆了,实际工况下可能不成立。”

经过王总工的指点,林乔豁然开朗。临走时,王总工突然说:“小林,你知道钱学森先生回国后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吗?”

林乔摇头。

“他走遍了全国的科研院所和工厂,了解真实的技术水平。”王总工语气深沉,“航天不是空中楼阁,要立足实际。你的创新思维很好,但一定要扎根于我们的现实条件。”

这句话让林乔沉思良久。她开始明白,真正的航天工程不是在理想条件下追求最优解,而是在各种约束下找到最可行的方案。

实习的最后一周,课题组进行了新一轮试车。当新型喷注器成功解决了燃烧振荡问题时,整个实验室沸腾了。

张研究员难得地露出笑容:“小林,这个方案里有你的功劳!”

更让林乔惊喜的是,在实习总结会上,王总工宣布:“经过所里研究,决定邀请林乔同学毕业后正式来五所工作。当然,这还要看你后续的表现。”

回学校的路上,林乔的心依然激动不已。她打开日记本,工整地写下:

“今天,我真正触摸到了中国航天的脉搏。它不是教科书上的公式定理,而是无数人夜以继日的计算、试验、失败再重来。我很庆幸,能成为这伟大事业中的一员。前路漫长,但我已经找到了方向。”

夕阳西下,林乔望着天边那一抹晚霞,仿佛看到了不久的将来,由中国自己设计的火箭划破长空的壮丽景象。

她的航天之路,终于真正开始了。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