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高坐龙椅,面色灰暗,眼下青黑更甚从前。太子立于丹陛之下,见林乔进来,给了她一个安抚的眼神。
"有本上奏,无事退朝——"司礼太监拉长声调喊道。
户部侍郎刘大人第一个出列:"臣有本奏!"他高举奏折,"昆仑神女林乔,以妖术惑众,扰乱农工,更擅制火药此等凶器,实乃国之大患!请陛下明察!"
林乔挑眉。这位刘大人一个月前还向她请教"天道之理",如今却带头弹劾她?
接着是工部给事中、礼部主事...短短一刻钟内,竟有十二位官员联名上奏,指控她"败坏纲常动摇国本"。最可笑的是,有人甚至将近日京中的几起盗窃案也归咎于她带来的"道德沦丧"。
皇帝木然地听着,不时点头,显然已被药物控制。林乔看向国师,老道士站在文官首位,面带微笑,一副胜券在握的样子。
当最后一位官员退下后,殿中一片死寂。所有人都等着皇帝表态。
"林氏。"皇帝开口,声音干涩,"众卿所言,你有何辩解?"
林乔深吸一口气,上前三步,行了一个标准的揖礼:"陛下明鉴。民女所传之术,皆为利国利民之物。若因此获罪,甘愿领罚。只是..."她故意停顿,环视众臣,"土豆已救活饥民十万,火药大败北漠铁骑,这些功劳,也要一并抹杀吗?"
殿中一阵骚动。几位曾受益于林乔的官员开始小声议论。
"妖女巧言令色!"国师突然厉声喝道,"陛下,此女来历不明,所施之术皆非正道,长此以往,必致人心不古,礼崩乐坏!"
太子终于忍不住了:"国师此言差矣!神女之功,天下共睹。若说非正道,难道国师那些毒害龙体的金丹就是正道?"
这话一出,满朝哗然。国师脸色铁青:"太子殿下何出此言?老衲对陛下忠心耿耿..."
"够了!"皇帝突然拍案而起,双目赤红,"朝堂之上,吵吵嚷嚷,成何体统!"
所有人都跪下了,唯有林乔还站着。她直视皇帝的眼睛,突然高声道:"陛下!民女愿辞去一切封赏,只求继续在澄观园研究利民之术,永不涉足朝政!"
这句话像一盆冷水浇在朝堂上。皇帝愣住了,眼中的赤红稍稍褪去:"你...甘愿如此?"
"民女本为助民而来,非为功名利禄。"林乔声音清朗,"若朝中诸公不喜,民女愿远离庙堂,专心农工医道。"
她这一退让,反而让弹劾她的官员不知所措。原本准备好的种种罪名,突然失去了靶子。
太子适时进言:"父皇,神女一心为民,儿臣愿以性命担保其忠心。若因谗言驱逐,恐寒了天下百姓之心。"
"太子殿下此言差矣!"国师急忙反驳,"此女..."
"报——"一个侍卫急匆匆跑进大殿,"陛下,京城百姓聚集在午门外,为神女请命!"
皇帝一惊:"何事?"
侍卫跪地:"说是...说是受过神女恩惠的百姓自发前来,有万人之众,高呼'神女仁心'..."
林乔自己也吃了一惊。她没想到百姓会为她请命。
皇帝犹豫了,看向国师,又看看太子,最后目光落在林乔身上:"林氏,你究竟施了什么法,让百姓如此拥戴?"
"民女不曾施法。"林乔坦然道,"只是教人治病、助人温饱而已。"
朝堂上一片寂静。最终,皇帝摆摆手:"此事容后再议。退朝!"
退朝后,林乔刚出宫门,就被一群百姓围住了。有她治好的病患,有用新农具的农户,甚至还有几位穿着官服的小吏——都是曾在她医馆接受过培训的人。
"神女别怕,咱们给您作证!"
"谁要赶走神女,咱们第一个不答应!"
"神女教的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