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不是点粒子,而是极其微小的“弦”
“弦”是一维的振动能量丝。
而能量与物质的关系,就包含在“弦论”之中。
弦的振动频率、振幅等模式直接对应能量大小。
弦的振动模式,则对应光子或胶子等微观粒子。
弦的尺度极小,其振动能量极高,远超人类当前粒子对撞机的能量范围,这也是弦论目前难以直接验证的原因,除非排险者授权人类开放建造环赤道粒子加速器。
不,环赤道粒子加速器可能还不够,环太阳粒子加速器也恐怕差很多。
环太阳系粒子加速器倒是可以尝试一下对弦论的勉强验证。
因此,粒子对撞机是有极限的。
但罗清没有。
他可以将能量不断压缩。
无限的能量就是无限的弦,无限的弦在极高密度下的出现了不同的振动模式、振动频率、振动幅度。
于是,在极高能量高压下,罗清手中,类似夸克,轻子的物质凭空出现了。
随后夸克、轻子组成的原子核出现了。
但很快,这些原子核又被极高压压缩成中子简并态,紧接着巨大的压力又突破了中子简并压,物质坍缩为极小的黑洞。
巨大的能量变成了微弱的质量。
随后罗清开始重